歐洲商情  

2022/09/16

作者:經濟部 / 駐英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914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12/P200號(商情文號:612號)

 

 商情本文:

經濟學家警告稱,英國財政部長Kwasi Kwarteng將難以實現英國經濟年成長率提高至2.5%的目標,並表示其幾乎沒有可用的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在下週的預算案中,Kwarteng部長將詳細說明其打算如何實現2.5%的目標,但實現起來卻極其困難。新首相Liz Truss提振經濟的計劃,包含有限制飆升的能源帳單、降低國民保險和不增加公司稅收,可能會在短期內提高經濟表現,但長期來看並沒有多少益處。自1960年代以來,英國的平均經濟年成長率已減半,從每年約3.5%降至不到2%。以每小時工作產出衡量的生產率,從1990年開始每年成長約2%,但自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幾乎沒有成長。但Truss在首相競選期間表示,英國經濟應該平均成長2.5%,已成為財政部的首要經濟目標。Kwarteng部長指出,財政重點應該完全放在經濟成長上,倫敦將發揮關鍵作用,以實現經濟成長的目標。其並批評英國經濟機構,包括財政部、英格蘭銀行和預算責任辦公室老舊的經濟管理主義,但經濟學家懷疑設定成長目標是否會有所幫助。

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Jagjit Chadha所長表示,只有在二戰後的重建時期和1980年代放鬆管制期間,英國的成長率才處於2.5%的水平,以投入資金,改革技能,提高高等教育,並促進研發。Kwarteng部長的預期措施將導致近兩年大量額外的公共借貸。降低天然氣和電費的估計成本接近1500億英鎊,而減稅每年使政府收入減少300億英鎊。財政部每年還為額外的償債成本預算超過200億英鎊。政府並已承諾將在新的融資中發行額外債?。部分經濟學家表示,如果這些措施能夠在短期內促進增長,其投資供給需龐大。倫敦國王學院的Jonathan Portes教授表示,英國會因為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公共服務而變得更好,但前提是政府制定新政策,否則設定經濟成長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