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4歲的彼得貝勒比(Peter Bellerby)從保齡球館老闆搖身變成地球儀工匠,原因全是當年他想要買一顆地球儀當作他父親80歲生日禮物時,怎麼樣都找不到看得上眼的地球儀,於是他決定乾脆自己來做一顆。2008年,貝勒比成立了他的同名公司,這間位在英國倫敦的工作室是世上少數手工製作地球儀的地方。

貝勒比的工作室每年大約生產600個地球儀,最小的地球儀要價台幣4萬5千元起(1200英鎊),最大的直徑有127公分,則要價約300萬台幣(79000英鎊),貝勒比說:「以小的地球儀來說,大約花上4周到2個月的時間,大的地球儀則可能花上1年半。」

他們的訂單來自世界各地,有政府機關、企業、學校就連好萊塢也曾找上門,2011 年的電影《雨果》就選用他們工作室出品的地球儀當作道具,當然也有像貝勒比一樣,想找個特別禮物的一般人。

100多坪的工作室裡,貝勒比的工作團隊總共有24人,「我們有不同團隊的人,有地圖繪圖師、繪圖組,有球體製作組、有上色組,也有地球儀底座製作組。」貝勒比告訴法新社的記者。

地球儀的製作從挑選球體開始,繪圖師與地圖製圖師會跟客戶討論設計,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地圖上的設計從各種動物到海怪都有。經過特殊墨水列印出地圖後,裁切成連續的弧狀,以方便貼在球體表面時會更服貼,工作室工匠就表示,「這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需要全神貫注,必須控制好呼吸節奏,如果一早匆忙趕進(工作室),可能就無法好好完成裁切的工作,而且這也是製作完美地球儀的關鍵之一。」上色師使用水彩手工上色,每顆地球儀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

地球儀底座的設計也別具巧思,貝勒比發明的底座有三個小滾珠,可以自由地上下左右翻轉地球儀;製作一顆手工地球儀過程極為繁複,貝勒比就說:「這工作需要一些運動技能,手要非常穩,移動速度不能快且要仔細,同時也要知道這些紙張非常容易破掉或撕破。」在貝勒比的指導下,學徒必須經過一年的學習才能出師。

貝勒比工作室出品的地球儀中,有一顆名為邱吉爾地球儀,其靈感來自於一顆二戰時為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打造的地球儀,貝勒比只打算限量40顆,目前工作室已經製作17顆。

在繪製地圖過程中,他也對世界的政治版圖有所體會,他分享工作室的地球儀在印度的經歷,「如果我把有著錯誤印、巴邊界的地球儀寄到印度,我很可能要坐6個月的牢,我們可能認為邊界有爭議性,但印度可不這麼認為,我們真的有地球儀被印度當局沒收了好幾個月。」

貝勒比說,地圖學(cartography)困難的地方在於每個國家對於世界都有自己的想像,他指著地球儀上的臺灣說,「這是他們(臺灣)覺得自己在世界上的名字,但我們還是在底下放了中華台北。」

對於製作地球儀,貝勒比有著匠人對工法、美感的堅持,他出品的地球儀不僅是工具也是藝術收藏品;而他的工作室也對外開放參觀,讓更多人可以一窺手工傳統的匠人精神。(江玟∕綜合外電報導)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