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援引數名高階官員說法報導,中國侵略台灣將引發供應鏈和經濟災難,但英國尚未充分做好應對準備,尤其是企業。

官員指出,一旦侵略戰爭發生,西方「不可避免」將對北京發動強力制裁,但同時與台灣的貿易活動也恐將遭摧毀。

一名官員指出,無論是對中國實施制裁,或是貿易活動遭遇困難,在此情況下與中國的關係惡化,意味沒有一個英國單位或組織能避免供應鏈受嚴重影響。

報導提到,英國去(2021)年來自中國的貨品進口額為636億英鎊,占英國貨品進口總額13.3%。

英國國際貿易部12月19日發布的最新數據則顯示,自2021年第3季起至今年第2季止,在此4個季度期間,中國是英國的第4大貿易夥伴,雙邊貨品與服務貿易額占英國貿易總額6.3%。不過,相較於2020年至2021年同一期間,英中雙邊貨品與服務貿易額下滑1.6%,主要原因為英國自中國的進口額下降。

《泰晤士報》27日報導,政府擔憂,許多英國企業未做好充足準備應對台海衝突可能導致的經濟破壞。官員已向產業界領袖示警,必須對零組件、半導體等重要物資來源深思熟慮。其中一名官員表示,「及時行動」很棒,但在危機時期,「韌性」更重要。

英國與日本12月7日簽署協議建立數位夥伴關係,雙方將強化在供應鏈韌性、網路安全、數據和人工智慧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半導體相關項目涵蓋研發合作、技術交換、確保供應穩定。另一方面,英國國貿部12月9日宣布擬與韓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目標包括強化半導體領域合作。

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克恩斯(Alicia Kearns)表示,對中國的制裁將影響所有英國家庭,衝擊程度更勝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

她23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撰文呼籲政府針對中共政權構成的安全挑戰與威脅擬定明確、連貫、一致、動員社會各領域資源與利害相關人的應對策略,並在經濟與國家安全利益相互抵觸時,提供清晰的行動藍圖。她期待預計明(2023)年春天發布的新版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綜合檢討報告(Integrated Review),也能在此脈絡下檢視中共侵台的風險與效應。

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上將(Michael Gilday)10月在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一場線上討論會示警,美國軍方必須為中國可能在2024年以前侵台做好準備。在此之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指出,中國已下定決心加速「統一」進程,「現狀」對北京而言已非可接受的選項。

英國國會國防事務委員會主席、前國防部官員埃爾伍德(Tobias Ellwood)27日在推特分享《泰晤士報》的報導並表示,一年前,他預測俄羅斯將侵略烏克蘭並給英國與西方造成重大後果,如今他的預言是中國將在未來兩年左右企圖拿下台灣。

埃爾伍德本月初曾隨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代表團訪問台灣,期間晉見總統蔡英文並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英國應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協助,包含情報與武器支援。

蔡總統27日宣布「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自2024年起,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義務役期由4個月恢復為1年,並將強化訓練內容、提高役男薪資。

《英國廣播公司》(BBC)、《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泰晤士報》、《衛報》(The Guardian)、《每日電訊報》、《天空新聞網》(Sky News)等英國各大媒體報導了台灣兵役改革內容,並提到中國侵台威脅。其中,《金融時報》指出,因為擔憂失去公眾支持,台灣政治人物多不願公開討論中國軍事侵略威脅,相關政策宣告可謂罕見例外。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臺銀人壽為強化對待高齡者、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金融消費之保障,透由建立重視顧客保護及誠信經營之企業文化,作為公司共同遵循之價值體系與行為準則,並將「建立重視顧客保護及誠信經營之企業文化」、「實踐友善服務,公平對待弱勢客戶」明定於公司政策及策略,提供之服務包含:

一、臺銀人壽各營業據點服務櫃台,除設置相關無障礙設施(例如緩坡平台)及輔助工具(例如老花眼鏡)等外,各櫃台人員亦視臨櫃保戶現場情形提供必要協助。同時保戶如有需要亦可事先洽請所屬地區業務人員或理專協助到府服務辦理。因應年長保戶或身心障礙人士個別需要,持續檢視營業據點之辦公環境是否有充足適宜之無障礙設施。

二、臺銀人壽官方網站設置金融友善專區,即時更新最新相關訊息供保戶查閱:

(一)臺銀人壽官方網站通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軟體辨識及人工檢測,取得無障礙2.0 AA級標章:身心障礙者於臺銀人壽官方網站內,可透過操作鍵盤快速鍵及網站導覽快速取得所需投保內容,且可使用相關報讀軟體聆聽網站提供之資訊。
(二)官方網站之給付理賠作業專區、保險單借款專區註記友善服務說明:
臺銀人壽官方網站之給付理賠作業專區、保險單借款專區內註記有「高齡、行動不便或有其他需求之保戶,可透由臺銀人壽服務專線0800-011-966或網站信箱請求派員協助辦理保單借款事宜,臺銀人壽接獲訊息後將派員服務。」讓有需求之保戶能順利尋求協助。
(三)官方網站設有「公平待客原則」專區,增進消費者對臺銀人壽落實公平待客原則之瞭解,進一步提升企業信任,並對內形塑「公平待客原則」之企業文化,同時加強員工教育訓練有關高齡弱勢消費者權益之服務及保護意識,以維保戶權益。
(四)保戶電子報:為使消費者對於臺銀人壽公平待客原則相關作業情形充分了解,公司每季發行之保戶電子報設有專欄「公平惠客室」,持續宣導「公平待客原則」各項資訊,期透過充分訊息傳遞使保戶了解消費者權益保障。

三、保障高齡弱勢消費者之投保權益,強化保險商品開發設計階段即納入高齡弱勢客戶商品之適合度評估:

(一)商品研發階段,評估保險商品特性對高齡客戶潛在影響及各種不利因素,包括評估是否適合銷售予高齡客戶。
(二)商品銷售前,查核是否對保險公司所屬業務員及合作銷售通路宣導保險商品是否適合銷售於高齡客戶、不適合銷售之對象及客戶特性。
(三)商品銷售後,檢視消費者投保權益,包括依過去保戶爭議案件重新檢視評估保險商品是否對高齡客戶之權益有不利影響、是否有未落實商品適合度之情形,或違反公平待客原則。

四、受理高齡或身心障礙等弱勢消費者投保案件,採行措施:

(一)身心障礙者承保原則:依保戶身心障礙類別及投保險種、商品給付內容參考各險種審查程序提供核保承保條件;另對於身心障礙者之未承保案件,除以書面敘明未承保理由通知要保人,並提高陳報核定層級。
(二)高齡消費者核保:評估投保商品之適當性,對於銷售各種有解約金之投資型或非投資型保險商品予高齡客戶,建置適當評估程序,評估投保商品之適當性,於招攬過程將銷售過程以錄音方式保留紀錄,並於核保過程中進行覆審,確認客戶辦理該等商品交易之適當性。
(三)保單銷售後電訪:對於高齡客戶投保,年繳保險費或單件保險費一定金額以上之保單,需於契約撤銷期間屆滿前完成電訪作業,以確認其瞭解商品內容及投保意願。

臺銀人壽持續開發及推行包容性金融商品與服務,確保弱勢族群可取得合理便利、平等的金融商品,以普惠金融之理念公平服務每一位客戶,未來亦將持續運用金融科技創新精進各項作為,逐步擴大金融服務之可及性、使用性及品質。

00

Photo Credit:臺銀人壽

臺銀人壽建立重視顧客權益及誠信經營之企業文化,111年度高階主管年度會議臺灣金控魏江霖總經理 (前中)、臺銀人壽劉玉枝董事長(前排左四)、臺銀人壽周園藝總經理(前排右四)與臺銀人壽高階主管群於公司公平待客看板前合影,強調落實執行之決心。

本文章內容由「臺銀人壽」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