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早前開放港人申請英國國民(海外)(BNO)簽證,讓港人便於在英國居住及就學,最終可申請成為英國公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英國一直抗拒移民大量湧入,反移民情緒也是2016年英國通過脫歐公投的原因之一,但不少當時反移民的保守黨政治人物,如今都支持港人移居英國。分析指,這是因為港人移英後大多能自給自足,無需仰賴政府援助,屬英人眼中的「模範少數群體」,不過這種觀感也隨時可能改變。

英國首相強生及不少保守黨人在2016年脫歐公投時,都倡議英國脫離歐盟,以阻止其他歐盟國家公民不斷移居英國。強生當年曾警告南歐移民將增加英國醫療及教育制度的壓力,因此須限制歐盟人口自由流動的安排。

然而強生去年6月決定對香港移民敝開大門,宣佈英國將推出BNO簽證,甚至形容此舉是英國簽證政策歷來最大改變。強生公佈BNO簽證後,幾乎未遭遇政界反對,一些過往主打反移民政策的政治人物,並未反對港人移英。

學者:英人對前殖民地有虧欠之心

英國內政部長巴特爾(Priti Patel)是其中一例,她2016年宣傳英國脫歐時,曾批評歐盟赴英的移民已失控,甚至建議將向英國尋求政治庇護的申請者,遷移至與英國相隔逾6400公里的大西洋島嶼。但巴特爾支持港人移民英國,上月更表明期待香港人到達「偉大的英國」。

除了保守黨,英國工黨、綠黨和蘇格蘭民族黨同樣主張歡迎香港人移民當地。倫敦國王學院經濟與公共政策教授波特斯(Jonathan Portes)表示,英國人因曾殖民香港,對港人有虧欠之心,一些保守黨人也樂於推動港人移民英國,與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抗拒港人的方針劃清界線。

料港人可創造315億經濟收益

近年英國對中國態度轉趨強硬,包括禁止華為參與興建英國5G網路,對英國來說,支持香港對抗專制的中國也是道德問題,英國也持續批評中國侵犯維吾爾人權利。

CNN同時指,英國人接納港人的另一原因,或與保守黨人把港人視作「模範少數群體」有關。保守黨政府認為港人可貢獻社會,英國內政部曾估算今年可望有15.3萬BNO持有人移居英國,在未來5年創造29億英鎊(約1135億元台幣)經濟利益;保守黨人漢南(Daniel Hannan)甚至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撰文,形容香港人「不會花英國納稅人一分錢」,反而會帶來香港的財富,並刺激經濟活動。

專家籲加強配套助港人融入社會

BNO簽證開放首兩周,已有約5000人申請新簽證移英。民間團體「英國港僑協會」調查發現,大部份有意申請BNO簽證的港人,均屬教育程度較高及有一定資產的一群,他們大多憂慮在英國居住、生活費、就業及融入社會等問題,也有逾1/4受訪者擔心與英國人溝通時遇上問題。

CNN分析指,香港貧富懸殊,部份港人英文程度亦不理想,未必能適應外國生活,英國沒有為香港移民成立融入社會的專責計劃,也未安排香港移民求職,使移民經常活在壓力之中。有協助港人移居英國的團體透露,一些輟學逃到英國的香港年輕人至今仍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影響,出現失眠等問題。

由於BNO計劃只適用於香港主權移交前已申領BNO身份的人士,不少較年輕的港人無法受惠,估計至今有350名1997年後出生的示威者滯留英國。他們若申請政治庇護,不僅程序曠日廢時,也無法在英國工作或開設銀行帳戶,在英求學的學費也較昂貴。

隨著申請赴英的港人越來越多,蘇格蘭史崔克萊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歷史系教授比爾特曼(Tanja Bueltmann)指出,英國人對BNO移民的民意可能改變,她形容BNO原意雖好,但周邊配套不足,近年英國對亞裔移民的敵視態度也加劇。英國組織「香港觀察」聯同另外10個團體上月去信英國政府,促請英國成立專責部門協助香港移民。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