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台一年申請 接通知「再觀察一年」

陳氏夫婦(化名)2020年底赴台開公司及購入店舖,從事小買賣,約一年後申請在台定居,數月前收到當局通知要再「持續觀察一年」。台灣當局除審視公司帳目及營運紀錄外,未有進一步解釋為何要再觀察。陳先生說,過去理解是投資至少600萬元台幣(約149萬港元)及開實體店後,就可在台定居,他在當地觀察,基本上2020年前申請的港人,都是約抵台一年後就能定居。目前夫婦倆在台不能有其他工作,雖然生意大致收支平衡,且台灣生活水平較低,但每月仍要以積蓄支付數千港元租金。

專業移民門檻升 護士重拾課本備試

陳太說,由於不知道台灣會否批准申請,或多少年之後批准,已決定不再等候,準備移居英國。陳先生慨嘆,若當初知道台灣情况,不會選擇移居當地,「點會申請話係咁,做足點解會唔批」,對港人而言比較難接受。

類似的「一年入籍」想法在赴台港人來說頗為普遍,而近期傳出投資移民觀察期由至少1年增加至3年,專業移民則需報考台灣相應專業資格。去年初與丈夫到台灣的李太(化名)在港做護士超過20年,她原先預期居留滿一年就獲批定居,但遇上台灣收緊門檻,要求專業移民申請人考取專業執照。

經一番掙扎後,李太決定重拾課本,備戰當地護士考試。她說過程有困難,雖然認識概念,但課程由英文轉為中文,要努力記下中文名詞,與此同時,有別台灣護士學生4年學習備考,但她只有約半年時間溫習。

理解台灣考慮 不獲批亦不怨恨

對於台灣審查似有收緊,李先生說不論到任何地方,如果希望從事原本專業,難免都要經過考試,而港人未必習慣中途改變遊戲規則,但他會用體諒的角度看待。他說理解台灣有選舉因素,面對安全問題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出現目前拖延、暫不批准又容許繼續暫居的情况。

李先生說:「到了別人地方,始終需要明白別人處事及想法,就算有一日台灣不歡迎我們,也不會憎恨台灣,可能以旅客身分再來,只是無法定居而已。」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