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出身的李家超獲任命為香港特首後,外界預期他將繼續執行北京的「鐵腕治港 」政策。在他就任前夕,過百名英國國會議員聯署致函英國外相,促請英國政府審查中港官員的在英資產,為制訂針對香港的制裁名單而鋪路。
這次聯署共獲110名跨黨派英國國會議員參與,包括86名英國下議院議員,以及24名上議院議員。他們致函英國外相卓慧思(Liz Truss),促請英國政府審查和侵犯人權有關的中港官員在英國的資產,為推出針對香港的制裁令而鋪路。
聯署信直斥香港官員表裡不一的做法。 「這些香港官員和他們的中國夥伴一同譴責所謂的『西方干預』,公開攻擊英國履行對港人歷史、法律和道德承諾的權利,卻同時繼續把他們的財富隱藏在英國的物業中,這是不對的。」
「香港監察」報告成議員聯署理據
聯署信引述總部設於倫敦的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的報告,指有5名香港官員和6名香港立法會議員在英國持有物業,而他們都有份持續打壓香港人權。
「香港監察」4月底發表的報告,指出共有21名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和立法會議員在海外持有物業,遍布英、美、澳、加等國,當中以英國物業最受青睞。
被點名在英國持有物業的香港官員包括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以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等。而在北京引入「愛國者治港」原則後當選,並宣誓效忠北京的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君彥、霍啟剛和林新強等,亦被點名在英國持有物業。
聯署議員:仿傚針對俄羅斯手法 制裁中港官員
聯署發起人之一,英國保守黨議員、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表示,英國應仿傚針對俄羅斯的手法,制裁中港官員。而制裁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掌握中港官員在英國的資產。
施志安說:北京在港實施嚴厲的《國安法》兩周年之際,外交大臣應學習西方針對俄羅斯對烏克蘭開展殘酷戰爭的統一回應,審查香港和中國官員在英國的資產。這將為英國推行針對香港的馬格尼茨基式制裁鋪路,列出要為香港持續侵犯人權行為負上責任的官員名單。
值得留意的是,這份聯署聲明發布的時間點,正值李家超就任香港特首前夕。而香港國安早前以《港區國安法》下的「勾結外國勢力罪」,拘捕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引來英國輿論猛烈批評,國會下議院翌日更舉行緊急質詢。
英國遲遲未制裁香港官員 羅傑斯:仍重視英中商貿
自北京在港強推《港區國安法》以來,作為香港前宗主國的英國一直嚴詞砲轟北京違背《中英聯合聲明》,並作出相應行動,包括暫停和香港的引渡協議、把針對中國的武器出口禁令擴大到香港,並啟動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簽證計劃,使大批港人得以移居英國,卻一直未如美國一樣,就此對中港官員實施制裁。
然而相較之下,英國政府已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超過100間企業和過千名個人祭出制裁。
「香港監察」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羅傑斯(Benedict Rogers)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北京在新疆的嚴重暴行使英國政府不得不制裁中國官員和實體,卻一直以香港未達到《馬格尼茨人權法》的標準,未有出現嚴重酷刑和勞役情況,而遲遲未制裁參與打壓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
他認為背後的真正原因,是英國政府仍然重視和中國的商貿往來。
羅傑斯說: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英國政府仍不想過份刺激北京,英國仍重視和北京的商業關係,對此我並不認同。我希望英國政府三思,並期望110位國會議員的聯署可推動政府重新審視。
他認為即使英國政府推出BNO「救生艇計劃」,也無法取代制裁中港官員帶來的影響,促請英國政府接納議員建議,啟動對中港官員在英資產的審查。
記者:呂熙(倫敦) 責編:潘加晴 網編:蘇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