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官:時尚革命者」北美館展出現場。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9年4月,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簡稱V&A)策畫推出「瑪莉官:時尚革命者」世界巡迴展,回顧英國知名時尚設計師瑪莉官(Mary Quant)之職業生涯及其1955年至1975年間的代表作品。從實驗性質的服飾店「芭札爾Bazaar」,到同名品牌「瑪莉官」以鮮明的小雛菊商標席捲全球市場,其青春、俏皮的風格挑戰巴黎高級訂製服的主導地位,為戰後英國塑造出前瞻、創新的形象。
她以代言大使之姿穿著自身設計,並趁勢運用當時消費與媒體的爆炸性增長,帶動了迷你裙、褲襪、背心裙等風潮,成為當時的創意領航者以及全球職業女性的楷模。
今年5月底,「瑪莉官:時尚革命者」亞洲巡迴首站來到臺北市立美術館!這也是北美館睽違多年,再次推出重量級時尚大展。
瑪莉官1930年出生於倫敦近郊,雙親皆在當地重點中學任教職。1939年,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們一家人被迫撤離到四十公里外肯特郡(Kent)的鄉村。在其自傳《Quant by Quant》中,瑪莉官對其童年生活多所著墨。她描述到在如此風雨飄搖的時局,她反倒覺得刺激,下課後與弟弟呼朋引伴到處玩耍,享受無比的自由;也提到她年幼時就愛上縫紉,喜歡簡單、有型的服飾,對當時公式化、華麗繁複的成人衣飾則感到抗拒。
二戰結束後,她回到倫敦完成學業,後來成功說服父母,在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修習藝術教育課程。
在一次化裝舞會中,她結識了後來的先生兼商業夥伴亞歷山大.普倫凱特.格林(Alexander Plunket Greene)。不同於瑪莉官的中產階級家庭背景,格林來自富有的貴族家庭,他將瑪莉官帶入其熟悉的藝術社交圈。學院畢業後,兩人認識了同時具攝影師和地產開發商身份的阿奇.麥克奈爾(Archie McNair),他慧眼獨具,看見瑪莉官獨特的時尚品味和設計天賦。
1955年,瑪莉官、普倫凱特.格林與麥克奈爾三人承租了國王路街角一家店面,合夥開業精品服飾店「芭札爾Bazaar」,正式開啟了瑪莉官的時尚事業。
在倫敦精品店蓬勃發展、教育程度與薪資水平上升帶來經濟與社會階層流動等背景下,「芭札爾Bazaar」以其獨特的設計、詼諧妙趣的櫥窗展示與爵士風的服裝秀,受到眾多時尚編輯的認可好評,更一躍成為職業女性追求摩登風尚的終極所在。
1960年代,正是女權運動、普普運動、搖滾樂風起雲湧的時代,尤其才經歷過壓抑沉重的二次大戰,當時的年輕人都渴望解放,推翻上一代傳統,創造新的生活潮流,瑪莉官也不例外。
首先,她認為:「時尚屬於每個人!」要知道,在1950年代,時尚潮流重鎮仍以巴黎為主,只有權貴和富人階級才能負擔得起知名設計師的高級訂製服,當時流行的美也以強調精緻妝容、女性線條的優雅剪裁為主。
正值年輕活力的瑪莉官,決定翻轉這個現象。她推出價格合理、樣式時髦活潑的洋裝,強調不管任何階級,都能負擔得起。她說,「時尚的關鍵,是要讓每個人都買得起入時的衣服。」甚至還曾經販售服裝版型,讓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動手做衣服。
雖然短裙並非瑪莉官所發明的,但叛逆的瑪莉官卻是推動迷你裙風潮的代表人物。她主張讓裙擺短到幾乎露出小屁屁的性感危險邊緣,因為她相信,「女孩本來就應該大方展現自己,而非遮遮掩掩。而且不管任何年紀,都有穿出自己想要風格的權利!」
沒有學習過正統服裝設計,點子新穎品味獨具的瑪莉官,很快就引起注意。「穿在身上的東西不能無聊!」她的這句名言,充份表現出她的時尚態度。
此外,勇於顛覆的她,經常挑戰階級制度與性別框架,如將維多利亞時代的荷葉邊、立領、燈籠褲和華美印花重新運用;或是將紳士西裝或軍裝所使用的剪裁或面料,誇大演繹成輕鬆有趣的女裝。
同時也將男裝設計,如西裝領帶、銀行員的襯衫立領、傳統屠夫的圍裙…等男性陽剛元素,巧妙融入洋裝裡。諷刺的是,當年女人如果沒有男人的書面同意,就無法自行辦理個人的銀行戶頭。因此瑪莉官不僅打開時尚變革的大門,更賦予女性果斷獨立、不害怕做自己的全新形象!
英國資深名模吉爾·肯寧頓 (Jill Kennington),在V&A製作的瑪莉官紀錄片裡回憶,當年瑪莉官的秀場是最好玩、最有趣的!
受到50年代傳統高級訂製服影響,當時的服裝秀場非常講究禮儀端莊,走秀模特兒造型多半使用大量的髮膠、髮髻,才能襯托優雅氣質,氣氛莊嚴肅穆,沒有一絲活力。但瑪莉官的秀場,就像是朋友開派對那樣愉快,模特兒都在後台自己化妝,想戴假睫毛就戴,氣氛輕鬆愉快,彼此開懷大笑、聊天,都沒有人會來制止你。模特兒在伸展台上盡情跳舞、跟觀眾打招呼也沒有關係。她還會邀請樂團來伴奏,但其他秀場都不曾這樣做。
「所有人都愛瑪莉官!她的時裝秀總是獨樹一格,把音樂、舞蹈融入在時裝秀裡,沒有人跟她一樣如此安排。」 吉爾·肯寧頓說。
追求性別平權之外,瑪莉官更重視膚色平權!她在1972年的秋裝發表會,大膽啟用黑人模特兒,立刻引起衛道人士的反對,但她毫不在意,隔年的發表會仍然繼續啟用更多有色人種模特兒,甚至找黑人模特兒拍攝品牌廣告。
喜愛使用大片色塊、鮮豔色彩的瑪莉官,從服裝設計到現實生活,都充分表達出「顏色不分種族國界」的審美觀。
同為60年代的代表人物,瑪莉官與名模崔姬,私底下有著手帕交情誼!頂著鮑伯頭、個頭不高身材纖細的崔姬,總是喜愛穿著瑪莉官設計的迷你裙、洋裝現身公眾場合,堪稱是瑪莉官最佳美的代言人。為了紀念彼此的友誼,瑪莉官也曾經推出一系列崔姬娃娃印花服飾。
把小雛菊視為幸運物的瑪莉官,後來將小雛菊註冊為品牌商標,其青春活力的形象跟著她的名字與影像一同在全球行銷活動中曝光,成為戰後英國自信與正向樂觀的象徵。
瑪莉官無畏開創的精神,也拓展出產品多元的可能性,例如開發各式穿搭配件如顏色特異的褲襪、塑膠模製鞋、PVC材質的包包等,以至於和玩具產業攜手創造黛西娃娃及迷你版瑪莉官服飾、家居飾品設計,以及經過多年研究後推出的美妝產品系列。利用高明的市場策略和高能見度的包裝設計,瑪莉官成為最早也是最多元的生活風格品牌之一。
今日我們所見的誇張睫毛妝法、質地清爽的自然裸妝、彩色煙薰眼妝、深色唇膏、珠光打亮餅、古銅色修容餅,防水睫毛膏,從刷具、彩妝盒到附上插畫的產品解說圖等,各式各樣多變的彩妝品,都是始於瑪莉官當年劃時代的大膽創意。
來到北美館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仿照瑪莉官第一家店,當年「芭札爾Bazaar」精品服飾店的櫥窗外牆空間。走進去之後,屬於瑪莉官的時尚奇幻旅程就此展開。
「芭札爾Bazaar」當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瑪莉官將傳統櫥窗當作藝術畫布,總是不按牌理出牌陳列裝置櫥窗的假人模特兒。甚至會依照不同節慶,如聖誕節,用包裝紙塞滿櫥窗,讓路人過目難忘。
作為少數的女性時裝設計師,瑪莉官勇敢挑戰傳統性別印象,從傳統男裝服飾得到靈感,巧妙改造為俏皮又可愛的女性洋裝。在保守的60年代,她經常被傳統報紙批評為瘋子,但她秉持著「女人不應該為了迎合男人而打扮」的精神,總是不為所動,持續推出各種設計。
她也重新帶回1920年代「飛來波女郎」(flapper)的男孩風格,呼應上個世代女性生活和時尚的劇烈轉變;同時以「解放膝下」(Knee-skimming)為發想,設計出一系列的迷你裙,發揚膝上長度的裙裝,使「迷你裙」成為女性解放的國際象徵。
靈感來自經常下雨的英國天氣,瑪莉官使用當時最新的PVC防水材質結合布料,設計出一系列的時尚防水大衣。色彩繽紛活潑的斗篷、拉鍊、對比色的衣領與袖口,結合實用性與搶眼的視覺效果,在當時前所未見,不僅為品牌帶來全新的生命力,更讓她首次登上時尚雜誌封面。
隨著旅遊運輸革新帶來的蓬勃國際交流以及大眾傳媒的普及,瑪莉官的設計服飾也迅速風靡世界各地。 「激進派」品牌線(1963-67)以美國運動服飾單品為參考,採用「深紫」、「橙紅」和「灰褐」等少見色系提供無限混搭可能性,以有趣、前衛且較低價位的衣著改變時尚走向!
從彩妝唇膏、內衣、帽子、洋裝、手套、褲襪和鞋子、玩具和娃娃,瑪莉官不僅從頭到腳都穿著自己的設計,在她的店內,也可以買到所有她開發的多元化產品系列。
在英國中世紀,褲襪是貴族男性的必備穿搭。因此當瑪莉官將褲襪大腿模型,大刺刺地展示在店裡,當年也是引發一陣批判。
展覽涵蓋超過120 件服飾、時尚玩偶、化妝品、照片及時尚雜誌等原件,完整呈現瑪莉官如何創造並定義往後數個世代的時尚風格。
[embedded content]
展覽時間:5月28日(六)至8月28日(日),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 D、E、F展覽室
票價:30元(普通票)、15元(優待票)
北美館官方網站
This content is created and maintained by a third party, and imported onto this page to help users provide their email addresses.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and similar content at piano.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