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辦公室於英國時間19日表示,強生有意於下週展開計畫,解除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感染患者的自我隔離要求。
《路透社》報導,這一步會讓英國創歐洲主要國家先河,允許知道本身感染COVID-19的民眾自由上街採購、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而強生許多衛生顧問都認為,這麼做是具有風險的。
強生在聲明說:「COVID不會突然消失,我們必須學著與病毒共存,學著在不限制自由下保護自己。」針對有報導稱,英國政府希望終結免費篩檢、縮減公衛研究,強生也將提供更多細節,說明英國將如何透過持續監控來防範未來的冠狀病毒變異株。
目前,公衛官員若下令,英格蘭民眾依法必須自我隔離至少5天;就算沒有特定命令,他們如果出現COVID-19症狀或篩檢呈陽性,也都被建議自我隔離。
解除COVID-19自我隔離的法律要求,改以自願性原則取代,英國COVID-19因應方式將與其他傳染病無異。
英國12歲以上人口約85%已接種至少兩劑COVID-19疫苗,三分之二以及絕大部分的高風險族群已接種3劑。英國確診28天內不治的累積死亡人數超過16萬,是僅次於俄羅斯的歐洲第二多。相對於人口規模,英國死亡率比歐洲聯盟平均高6%。
COVID-19防疫限制措施在強生的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成員間十分不討喜,認為疫苗覆蓋率這麼高,防疫措施有違比例原則。英國政府說,「以疫苗計畫為首的藥物干預,將持續會是我國的第一道防線。」政府說:「應持續留意公共衛生指導方針,一如流感等所有傳染性疾病一樣。」
丹麥計畫在數周內「停打疫苗」:疫情即將結束
根據《ETtoday》報導,丹麥政府從今年2月1日起宣布告別口罩與疫苗通行證政策後,日前又發布新聞稿表示,有鑑於國內高達8成以上的高接種率,將於未來數周以內、最遲在春季結束前宣布終止疫苗接種計畫,同時將新冠肺炎(COVID-19)從威脅性分類疾病名單中移除,成為歐盟第一個解除國內所有防疫限制的國家。
首席醫師表示,疫情即將結束。
根據《法國晚報》(France Soir),丹麥國內最高傳染病防治權威機構「國家血清研究所」(Statens Serum Institut, SSI)在統計數據中指出,截至2月11日,丹麥全國580萬人口中已有高達80.9%完整接種疫苗,其中甚至有61.4%接種第3劑疫苗,而其實這相當於法國的接種水準,法國有79%人口完整接種疫苗,其中55%人口接種第3劑疫苗。
丹麥國家衛生安全委員表示,將在未來幾周內密切監控疫情發展,盼能在2月底前宣布全面終止疫苗接種計畫的日期。報導指出,儘管丹麥和法國一樣擁有高接種覆蓋率,但丹麥政府卻坦承,新冠肺炎病例數依舊居高不下,不過如此多的病例並非意味著醫院負擔增加,因為截至2月13日,每100萬居民中只有4名重症監護患者。
丹麥當局重申,Omicron變異株相對無害,且病毒傳播具有季節性,「我們從過往經驗得知,感染人數會隨著季節交替減少」;丹麥國內首席權威醫師索柏格(Bolette Søborg)更表示,「隨著新冠疫情即將結束,且即將換季,建議接種第4劑疫苗是沒有意義的!」
另外,至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與兒童,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會認為,此年齡層已具有高度免疫力,感染新冠肺炎Omicron病毒的風險很小。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