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大會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我國推動參與代表團團長沈志修今天宣布,11月7日將在當地舉辦「台灣日」。他說,台灣若無法參與巴黎協定,不僅影響晶圓產業綠化製程的規劃,更將波及全球供應鏈穩定,呼籲支持讓台灣加入。
「我國推動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代表團」今天在外交部召開記者會,說明我國推動參與UNFCCC第26屆締約方大會的相關規畫。
代表團團長、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今年在英國的格拉斯哥舉辦的UNFCCC,台灣各界都非常的重視,行政院、立法院代表以及社會、民間團體都會派人積極的參加這次的會議以及周邊的相關活動。
他列舉蔡英文總統在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年淨零轉型目標,以及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將該目標入法等多項具體的政府作為,強調在對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議題上,台灣不會缺席。
為使UNFCCC締約能看見台灣的努力並支持台灣,沈志修表示,UNFCCC召開期間,11月7日將在當地格拉斯哥舉辦「台灣日」活動,呈現我國對抗氣候變遷現階段成果,以及未來相關的規劃及做法,傳達政府非核、展綠、增氣、減煤的能源政策方向,並結合產業以及研究單位分享台灣能源轉型、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等綠能發展的具體成效。
呼應英國主辦方此次的綠色金融主題,他說,活動中也將介紹我國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協助企業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並導入循環經濟,共同創造綠色商機等作法。最後會安排我國立法院兩位委員跟英國議員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台、英兩國的氣候行動。
沈志修強調,今年活動將循往例以非政府NGO身分來參與,秉持專業、務實、有貢獻的原則,期望能夠有意義地參與全球氣候行動,也將與我國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進行交流,分享台灣因應氣候變遷努力的經驗。
作為地方政府實體出席的唯一代表,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將在「台灣日」分享城市綠能推動計畫和桃園推動太陽能、生質能、風能等綠色能源,以及發展電動車等經驗。
沈志修也在回應外媒詢問台灣無法參與UNFCCC的影響時表示,台灣到今天為止,還因為政治因素,只能夠以NGO觀察員名義參加,在會場上面所有官方的活動,以及官方會議之前的非正式的會議,都排除台灣參與的角色,「我們被隔離在氣候公約會議之外」。
他說,台灣沒有辦法透過UNFCCC相關資源,增大氣候變遷調適的能力,也沒有被國際機制所納入,會削弱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努力,台灣需要被涵蓋在國際社會災害通知系統取得即時資訊。缺少台灣在氣候科學、生產鏈的技術,以及調適韌性高度發展的重要夥伴,不僅僅是台灣的損失,更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衝擊工作的重大損失。
沈志修強調,以台灣有限自主能源及外貿導向的經濟體制,如果不能夠順利的連結巴黎協定攸關市場以及非市場機制,不但將影響台灣晶圓產業綠化製程的規劃,更將波及這個高科技產業布署策略中,國際產業供應鏈的穩定狀態。
尤其面對全球邊境管制措施所帶來的新的關稅貿易障礙的威脅,他說,台灣產業競爭力將因不能享有巴黎協定第六條市場與非市場機制的公平對待遭到弱化,台灣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友善、且最有潛力的貢獻者,呼籲UNFCCC締約國支持,讓UNFCCC立刻加入台灣這樣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