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2016年經由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後,已在2020年1月31日正式退出歐盟。但在脫歐的影響真正開始發酵以前,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驟然發生,並重創全球的經濟、民生。不過,英國獨立預算監督機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主席休斯(Budget Responsibility)指出,長遠來看,英國脫歐的影響恐怕比大流行的影響還要更大。
根據《BBC》報導,休斯在預算案後的公開談話中提到,數據顯示退出歐盟將使英國的長期GDP(國內生產毛額)減少約4%;疫情的部分,「我們認為,全球大流行的影響會進一步減少2%的GDP。」
GDP是分析國家經濟表現好壞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衡量公司、政府和個人在經濟體中的運作。當經濟成長時,每季的GDP會稍微高於前一季,而這也顯示出人們有更多的工作成果、平均來說也變得更加富裕;而當GDP下降時,就代表經濟正在萎縮當中。
英國在退出歐盟後,是於今(2021)年宣布並實施新的貿易協議。根據《BBC》報導,OBR日前才剛評論,在英國的生活成本可能會以30年來最快的速度增加,同時暗示英國的通貨膨脹程度可能會到達5%。
而更令英國人關心的,則是脫歐和疫情造成英國產品供應鏈的問題。例如日前英國由於卡車司機不足,造成汽油沒辦法被運送到加油站,導致民眾在加油站大排長龍搶購燃油。對此,英國政府針對包括運輸業在內的部分行業,發給來自歐盟的工人短期簽證。
此外,《BBC》指出,隨著聖誕節即將到來,政府向消費者保證供應足夠的火雞,由於海外季節性工人的短缺,政府也對此加發簽證。英國的家禽委員會則表示,火雞養殖戶會盡力確保聖誕節的火雞供應「盡可能正常」。
英國財政大臣:脫歐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
不只OBR認為脫歐對英國的影響大於疫情,英國《獨立報》指出,根據倫敦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的最新調查,有28%的人認為脫歐是英國英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這個數字較上月增加了8%。至於認為疫情是最大問題的比例,則由9月的37%大幅下降至27%。
其中,英國工黨的支持者有35%相當擔憂英國脫歐的影響,保守黨支持者只有17%。
不過,面對OBR對英國脫歐的警告,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港譯「辛偉誠」)聲稱英國脫歐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我們正在確保能利用脫歐為我們帶來的機會」,蘇納克指出:「我們看到了脫歐將為經濟帶來的好處,而且我們有能力和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
而被問到英國脫歐長期可能將付出的GDP代價時,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港譯「約翰遜」)的發言人表示,預算案顯示出英國在脫歐後變得更有「靈活度、彈性和自由」。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