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1年7月31日】(編輯:郭曉)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有哪幾位皇帝比較有名?那就一定要說說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乾隆帝執政期間,聲望一直較高,在他統治的前期採取寬嚴相濟的政策,使整個王朝的統治更加規範,同時還制定許多典章制度,選拔賢能,平抑宗族勢力,全國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並把康乾盛世推到了一個頂峰。但是到了後期,卻逐漸在歷史的發展中落後於世界的步伐,與西方的差距拉得越來越大,最後使清王朝逐漸走向了衰敗。

郎世寧繪《乾隆大閱圖》
郎世寧繪《乾隆大閱圖》(公有領域)

乾隆皇帝出生於1711年,1735年成為清朝的第6位皇帝,在位60年間也是勵精圖治,各方面都有很大發展,就是每次過壽都喜歡大辦。1785年辦千叟宴,1790年80大壽帶着一群人浩浩蕩蕩去熱河,中間處理了一下西藏的問題。而這時候遠在大洋彼岸的英國伯爵喬治·馬戛爾尼出發了,1792年時應英國政府的命令,以慶賀乾隆帝八十大壽的理由出使中國。當時他帶着很多的天文學家、數學家、藝術家、醫生,還有總計600箱,價值13124磅的“貢品”,於1793年到達了北京,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接見了他們。

這並不是一次愉快的見面,因為清朝要求英國使節跪下磕頭,喬治·馬戛爾尼堅決不肯,場面就此僵持了下來。最後以雙方各退一步為止,於9月14日正式見了面。英國先是提出6個請求,諸如允許英國商人在沿海經商,在北京設立洋行進行買賣,還要劃一個小島給他們的商人居住,要免稅減稅。

然後送上了他們精心挑選的前膛槍、望遠鏡、鐘錶和新研發出來的炮艦模型等,以期能夠獲得清政府允許他們經商的許可。一生不知看過多少奇珍異寶的乾隆表示:這些東西朕的庫房裡遍地都是,什麼玻璃掛燈,不就是圓明園的掛燈?什麼鐘錶,還不如北京城內鐘錶匠的鐘錶!想要用這點東西來唬住朕?沒門!他們帶着清政府回贈的禮品於10月7日離開,還有乾隆親自給英國國王寫的一封信,976個字而已,表達了對英國挂念清朝的感謝,也給出了拒絕他們留在這裡的理由。

馬戛爾尼晉見乾隆
馬戛爾尼晉見乾隆(網絡圖片)

其實這封信整體來說有理有據,十分端正真誠,開頭就說:“朕批閱表文,詞意肫懇,具見爾恭順之誠,深為嘉許。”把自己擺在了一個很高的位置,視英國為小國。可是當時英國已經走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前沿,甚至馬上就要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乾隆如此回復說明他對英國的認識有限。另外表示英國送他的東西實在不夠看,一再表示“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必集,無所不有”“然從不貴奇巧,並更無需爾國置辦物件”,超級凡爾賽。不過他卻沒有看看那些炮艦模型,以及跟西歐學者交流,及時補充自己落後的知識。

乾隆八十歲
乾隆八十歲(公有領域)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抨擊明朝海禁政策的人,遠遠少於抨擊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人,這是因為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出現的背景有着本質的不同。海禁那是因為明朝派鄭和走了一趟之後,發現世界還真沒有比明朝厲害的地方,所以就堅持海禁政策不動搖了。加上當時不少餘黨和倭寇以貿易經商的名義相互勾結,不停進犯沿海地區,旁邊還有一些虎視眈眈的外族,明朝才不得不用海禁來保護自己的國民。但清朝的閉關鎖國則大部分在於清朝對於小農經濟的滿目自信,還有“清朝上國”思想的根深蒂固,就這樣強行關閉了談判的大門。

皇家愛爾蘭團在廈門戰鬥
1841年8月,皇家愛爾蘭團在廈門戰鬥(公有領域)

從乾隆所寫的這封信中不難看出,當時清朝的統治者真的不願接受新的事物。後來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看到信後哭笑不得,至今仍珍藏在大英博物館中。最終他們發動了鴉片戰爭,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貿易市場。一個國家和民族有自信是好事,但這樣的自信必須建立在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力量都足夠了解的基礎上,而不是盲目自信。歷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想要長久就必須一直學習才能不斷保持領先。

責任編輯:李靜柔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