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元旦假期甫結束,英國的鐵路工人、護士、救護車職員、公務員、教師等,又開始為爭取更佳待遇和改善環境而發動罷工,他們的工業行動甚至可能升級,勢令辛偉誠政府頭痛萬分。《金融時報》周一報道,101個受訪經濟學家之中,大多數人預計英國會出現七國集團(G7)成員國之中,最持久又最惡劣的經濟衰退。受訪者紛以「嚴峻」、「悲慘」、「暗淡」、「艱難」等來形容英國新一年。
工潮難解 持久經濟衰退
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全國聯盟(RMT)約4萬名鐵路員工會員與列車司機工會(ASLEF),由昨天(3日)起罷工5天。英國鐵路網公司(Network Rail)提醒搭客,列車服務料維持約兩成運作,部分地區甚至停駛至下周日(8日)。罷工影響範圍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
英國脫歐削減了貿易聯繫,復遇新冠疫情、俄軍侵烏的衝擊,使該國經濟低迷及出現數十年來最高通脹。工資追不上通脹,尤其是公營服務業,觸發連串爭取更高工資、提高工作保障及工作條件的工潮,乃至一再罷工,如護士、救護車職員。而教師、消防員、初級醫生也在準備投票決定是否罷工。
對近期的醫療界工潮,民調反映大眾普遍支持護士、救護車職員一方,指摘政府。執政保守黨內也開始出現分裂;一些前閣員促請當局參與談判,解決薪酬待遇而結束國民保健服務(NHS)的工業行動。惟政府的回應並不積極。辛偉誠反對加薪,稱那將刺激通脹。他早前還矢言收緊法例,藉設定「最低服務水平」來應對工運,該方案將適用於鐵路、醫療等服務。英國工會聯盟(TUC)新任秘書長諾瓦克(Paul Nowak)警告,除非政府讓步,否則工潮將擴大,TUC將協調旗下不同工會同日或接龍式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