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變了。說個我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或許可以讓大家更容易看出端倪:某位身在異地的老同學,中秋節在網上秀出美心流心奶黃月餅,可能只是單純想曬曬幸福,讓吃不到家鄉月餅的人流流口水、羨慕一下;不料竟馬上有人跳出來「曉以大義」,表示「那是藍店,以後冇(別)買」。

記憶中的香港人,一向只有把「搵(賺)錢搵食」擺在人生第一位。曾幾何時,竟然有了陣營對立、 黃藍之分。許多老同學有感而發:「返屋企食飯千祈冇講政治」(回家吃飯時千萬別談政治)。

一談政治,兄弟姊妹常常立場不同,而又都認為自己「站在正義的一邊」,當然也就互不相讓;而互不相讓的結果,往往就是把父母的飯桌變成兄弟姊妹或叔侄的戰場。

回家吃飯,本來是為了陪陪年長的父母,最後反而惹得老人家不開心,所以大家相互告誡「別講政治」,起碼圖個表面和諧。

人不在香港,卻能感受香港在變,其中的一個表徵,是許多「認識」的人離開了。

香港特首李家超10月19日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香港過去兩年共流失了14萬勞動人口。而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則說,流失的人口中,約一半是25至39歲人口,而高技術人員占了三分之二。

孫局長的數據頗貼合我身邊正在發生的事。

同學的弟弟,夫妻倆40出頭,同為高階專業人士。4月賣了房子,拜別父母,帶著兩個孩子到英國「重新開始」。

朋友的孩子,今年27歲,學有專長,十足的陽光大男孩,搭上了加拿大的「救生艇計畫」(香港人可藉此獲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權),準備明年初隻身遠赴異國扎根,雖然父母擔心不知道找不找得到工作做?但他毫不動搖,堅持要走。

朋友的朋友,提早退休,6月初帶著他全部的「強積金」離開了香港,臨說時還說:「斗零都唔留比佢地」(斗零是香港的五分錢,早已沒有流通價值,意即一毛都不留給他們)。他們是指誰,大家心裡有數。

香港變了,還有一個表徵,那就是BNO「平反」了。

BNO全名是「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可以說是當年英國政府為了因應「九七大限」,「巧立名目」為香港量身打造的「英國護照」,雖然名為「英國護照」,但英國護照該有的權益,它幾乎全部沒有,更別說什麼「居英權」、英國公民了。

當年開放申請時雖然也掀起一波熱潮,但同時也被譏諷得體無完膚,被批為三等公民護照。

誰會想到呢?當年被譏諷到不成人形的BNO,數十年後卻展現出了它意想不到的價值,英國對BNO持有人大開方便之門,適時為眾多想離開香港的香港人提供了「免費船票」,大批香港人連根把自己拔起,攜家帶眷奔向了英國。

這時我不免會想,當年捨BNO而就特區護照的,是否有人會後悔呢?

香港 英國 加拿大

上一則

81歲魏斯伍德逝世:龐克時尚教母的「人間反叛」倡議

下一則

最想感恩的人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