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夏季蔓延全球的乾旱與熱浪,讓水力發電量大減,衝擊各國電力分配,清潔能源都會受氣候影響,在用電量只增不減的趨勢下,可能更加依賴煤炭、天然氣或核能。水力發電不可靠,最近美國地質學會年會上發表的新研究發現,週期性乾旱才是在 19 世紀引發工業革命的驅動因素。
從加州到德國和中國,氣候變化引發的熱浪和乾旱使為巨型水力發電廠提供水源的河流萎縮。《彭博》報導,今年截至 9 月,歐洲水力發電量下降幅度超過希臘的年消耗量,上個月中國的水力發電量下降 30%。美國發電量預計將在 9 月和 10 月降至六年來最低水平。
水電被視為可靠和即時的綠色能源,全球水力發電比核能發電多,比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總和還要多。在挪威和巴西等國家,水壩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一半以上。大型水壩歷來更可靠,平均約 42% 的時間發電,風能發電為 25%,太陽能發電為 12%。電網運營商將水電視為類似煤炭或天然氣,可滿足即時需求。
但今年的乾旱與熱浪極端天氣,對所有清潔能源造成嚴重干擾。其實早在 19 世紀,英國的週期性乾旱導致水力發電不穩,被認為是工業革命的觸發因素。過去科學家認為,英國遠離水源,從水力發電到以煤為基礎的蒸汽發電的原因是英國不再有足夠的水資源來滿足紡織廠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地理與地球科學科學家表示,19 世紀英國從水廠轉向燃煤工廠的轉變,可能並不是因為缺乏合適的地點來建造更多水車,相反,乾旱可能使水流不如煤炭穩定和可靠。根據歷史資料發現,19 世紀中葉只有少數幾個英國河流流域的發電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到 1838 年左右,只有在最擁擠的工業用水走廊中的用水需求遠超過可用水量。相反,歷史降水記錄顯示,週期性乾旱導致的低流量,才是觸使水電轉向蒸汽動力的原因,且水資源的不確定性在工業革命的前四十到六十年就開始醞釀。
科學家表示,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可能經歷河流流量低的時期,夏季缺水、秋季或冬季發生洪水,使許多工廠的工作量大幅減少,情況嚴重時可能會關閉工廠數天甚至數週。雖然水力發電不穩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穀物磨坊主至少從中世紀開始就面臨這個問題,但隨著水力發電從 1770 年代開始應用於越來越大的製造業務,問題變得非常嚴重,可能威脅到企業的生存能力。
科學家還從檔案證據中得知,包括對 1800 年代初期各種議會調查的證詞發現,降雨的季節性波動給使用水力的製造商帶來很大的問提,因此科學家認為在遠離水源,轉向煤炭的工業革命歷史中,偶發性乾旱可能是一個重要但被低估的自然驅動因素。
(首圖來源:pixabay)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