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真的很難有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而沒有人用無理的方式驅趕我們,」鄭女士說。「這次真的是很難得的機會,我們一定要珍惜。」

伊麗莎白女王的去世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的前英國殖民地引起了不同的反應,重新引發了關於英國政策和遺產的辯論。在香港,對女王的悼念為一些居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平台,可以公開發表政治異議,即使不能大張旗鼓。

上週五,一些前往領事館的遊客戴著黃色口罩、穿著印著幾年前民主示威口號的黑色T恤。許多人在悲痛之下來到領事館弔唁,以至於館方延長了開放時間。

人們在外面平靜地排隊。一輛警車停在附近,但車裡和街上都沒有警察。

「我們成長的那個年代,有九年免費教育,一個比較公平開明的環境,可以上游的階梯,」50歲的售貨員瑪拉·梁在領事館留下鮮花後說。「我們那時候都took it for granted(習以為常),但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困難很多了。」

不是每個人都對過去充滿深情。上週五,一名男子在領事館外進行了一場小型抗議活動,橫幅上寫著「中國人不要忘記鴉片戰爭」,他提到的那場戰爭使英國得以控制香港。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