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英國將進行地方選舉,以及北愛爾蘭議會的選舉。傳統上,這種地方性選舉的全國性意義有限。不過,今天的英國政局卻為使這場選舉變成了約翰遜相位去留、愛爾蘭統一可能這兩個對英國至關重要之事的試紙。

自上月因違反抗疫管制舉行派對被罰款後,英國首相約翰遜身陷其是否曾因「派對門」向國會說謊的調查。這一連串事件使他成為了兩個「第一」,先是史上第一個被證有罪的在任英國首相,再次則是第一個被國會調查有否向國會說謊的首相。

保守黨若敗選 約翰遜變「跛腳鴨」

即使約翰遜最終被證曾向國會說謊,嚴重違反內閣官員的行為守則,但由於英國「紳士政治」的預設,該行為守則的執行者正正是首相自己。因此,除非擁有國會多數的保守黨議員聯合起來推倒約翰遜,其地位依然穩如泰山。

最近的民調顯示,英國穩定地有過半數民眾認為約翰遜應該下台。問題是,黨內並無明顯的繼任人選,而且英國首相現時在俄烏衝突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保守黨至今也未能組織起來推倒約翰遜。

5月5日的地方選舉,卻是一個關鍵測試。到底約翰遜2019年帶領該黨大勝時所吸引到的選民,經歷過約翰遜的種種醜聞之後,會不會收回對保守黨的支持?

在俄烏戰爭中經常出現在媒體鏡頭上的外交大臣卓慧思(Liz Truss)被視為約翰遜的可能繼任人之一。不過,有英國媒體落區訪問選民提到這一可能之際,該選民卻以「你是在開玩笑嗎」作回應。(AP)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如果保守黨在地方選舉中遭遇慘敗,為了有足夠時間在最遲於2025年1月舉行的下屆選舉前挽回民意,即便黨內沒有明顯能更代約翰遜的人選,保守黨的慘淡選情也無可避免會出現群雄並起爭取當此一「英雄」之勢。此時,約翰遜即使能暫時保位,卻將變成暫時坐着相位的「跛腳鴨」。

以上只是約翰遜個人的得失。但北愛爾蘭議會的選情卻有可能創造歷史。

愛爾蘭統一派主政北愛?

根據目前的民調來看,以往曾作為愛爾蘭共和軍(IRA)政治組織的新芬黨(Sinn Fein)將有可能取代親英的民主統一黨(DUP)而成為北愛議會的最大黨。如果所有支持愛爾蘭統一的政黨能成為議會最大派,新芬黨人將出任北愛爾蘭的首席部長,這將是首次有愛爾蘭國家主義政治人物當上此職。

由於愛爾蘭共和軍過去的暴力和恐怖主義歷史,不少親英選民對新芬黨人成為首席部長都存有戒心,民主統一黨此刻的宣傳策略就正正是:「如果你們不支持我,新芬黨就會坐上首位」。

有網民改圖嘲笑民主統一黨(DUP)只打反新芬黨(Sinn Fein)的政治牌去爭取親英派選民支持。(Twitter@Stephen51157357)

但事實上,根據1998年《貝爾法斯特條約》(Belfast Agreement)簽署後的派系分權體制,北愛爾蘭設有首席部長和副首席部長,雖然前者由最大黨派的最大黨出任,但其實正副首席部長地位均等,任何大小決策也需兩人同意,因此其實即使新芬黨坐正,民主統一黨居副,也無改大局。

當然,新芬黨坐上首位,對北愛爾蘭仍然有極大的心理影響。首先,約翰遜與歐盟簽署的脫歐協議,基本上是將支持英國主權的親英派完全出賣,將邊境檢查設在愛爾蘭海之上,區隔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其次,約翰遜英格蘭本位的人格特質,也使他在北愛爾蘭民望低迷。而且,從人口上看,往往傾向支持愛爾蘭統一的天主教人口正不斷上升,逐漸超越基督新教的歷史主流。在這種形勢之下出現新芬黨坐正,當然會給人「歷史洪流不可逆」之感。

統一與否的問題其實是管治問題

不過,新芬黨之勝,其實並不代表愛爾蘭統一在短期內會變成可能。雖然《貝爾法斯特條約》規定當北愛出現支持統一的多數民意之後,應當為此舉行公投。但其實近廿年來支持即時統一的民意都沒有明顯的增加,只在大約三成的水平——近來的一個民調也顯示,即使是認同「我在15至20年之後會支持愛爾蘭統一」的民眾比例也只在33.4%,比支持「明天就統一」的只高出3.4個百分點。

新芬黨很明白這一點。因此,雖然他們呼籲愛爾蘭當局應該為「北愛回歸」做好憲制準備,卻明言北愛爾蘭選民不會一覺醒來就想起統一的問題,並以生活開支,而非統一,作為其此刻競選的主要議題。

新芬黨以民生議題為主打。(Twitter@padraig_delargy)

最能影響統一與否的因素,其實是北愛爾蘭政府本身的管治。2017年選舉至今,有長達三年時間北愛爾蘭因兩派不合而處於沒有政府的狀態,而要由英國國會代行立法、通過預算之事。有最近的民調就顯示有57%北愛居民認為如果北愛政治運作得好一些,人們就不會將焦點放在統一與否的憲制問題之上——這更是親英派、愛爾蘭統一派,以至兩派皆非的第三方選民的共識。

然而,這次選舉之後,我們很難看到北愛政治會變好的可能。一方面,民主統一黨似乎會以拒絕組成政府,去抗議新芬黨人出任首席部長,導致此刻因民主統一黨在本年2月抗議脫歐邊檢而造成的「無政府狀態」再次出現。

另一方面,即使民主統一黨以新芬黨坐正恐嚇選民最終贏得選舉,由於約翰遜當局正傳出準備單方面立法取消北愛與大不列顛的脫歐邊檢安排的風聲,新芬黨也有可能因此拒絕與民主統一黨合作籌組政府。

而即使政府能夠組成,這選舉出來的北愛爾蘭議會到2024年將投票決定北愛與大不列顛的脫歐邊檢安排應否保持。這將構成統一與親英兩派揮之不去爭端的基礎。

綜上所述,這次選舉之後,北愛兩派的對立可能會變得更為激烈,過去派系暴力的回歸並非沒有可能。雖然近年在兩派之間保持中立的人口漸有上升趨勢,從政黨投票意向的民調可見,此數已迫近人口的兩成,可是這種意識形態的漸變似乎難以為雙方破局。

而北愛爾蘭的潛在動盪,當然也無可避免回過頭來影響到唐寧街的首相府政治。雖然約翰遜的支持者依然肯定其脫歐成就,但當北愛因脫歐造成的邊檢而持續失治,甚至重陷暴力之中,責任最終也會重新落到約翰遜的頭上。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