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金融時報》1月24日報導,中國海軍常態性出現在日本琉球群島東南方及台灣東部附近海域,北京在此擴張海上勢力,恐迫使台灣必須修改作戰計畫,防止東岸地區成為未來可能戰場。

報導指出,根據台灣、日本與美國官員,過去6個月,解放軍海軍輪派驅逐艦與飛彈護衛艦,在琉球群島(日本稱南西諸島)最南端的東方與南方海域巡航。

美國國防部官員指出,過去1年,解放軍海軍增加在西太平洋琉球群島與台灣之間海域出沒,目前有1艘戰艦在這個海域常態性部署,而且時常有第2艘戰艦伴隨。

報導指出,這代表中國海軍首次常態部署於北起日本、南至菲律賓的「第一島鏈」外。

北京認為,能夠在這塊海域自由行動,是共軍海上力量的關鍵。軍事分析家認為,如果中國攻打台灣,西太平洋將是美國與中國可能發生衝突之處。

台灣與日本國防專家認為,中國海軍的行動清楚表明,中共正在為未來潛在犯台戰事中極為關鍵的情況預作準備,包含攻擊台灣東部海岸的空軍基地,以及切斷美軍從日本和關島對台馳援的路徑。

一名聽取美日會談簡報的專家指出:「過去,中國海軍在這塊海域的動作,只被狹隘地解讀為對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構成威脅,但現在越來越清楚,威脅的是南西諸島(琉球群島)與台灣。」

《共同社》日前報導,美國和日本認為當前最重要任務,是把配備先進機動飛彈發射器的美軍陸戰隊,做好緊急部署至南西諸島的準備。

報導指出,日本自衛隊和美軍已擬定一份日美共同作戰計畫,以應對台灣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突發事件初期階段,美國陸戰隊將在南西諸島設立臨時的攻擊用軍事據點。

美軍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將會對南西諸島附近海域的共軍艦艇構成威脅。另一名參與簡報人士說:「這項計畫是我們商討因應此種情況的聯合作戰對策之一。」

一名台灣前軍方高層官員表示:「共軍想要迅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因此必須摧毀我們將撤退到東部的戰機與艦艇。」

台灣的作戰計畫是,假設共軍依傳統想法從西岸發動攻擊,艦隊可撤到西太平洋,戰機則藏在花蓮基地山洞裡的機庫。

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研究人員徐彥齊表示:「我們常談的是解放軍在台灣西南方的活動,以及在東南方漸增的活動。但他們真正在做的是演練在我們東部海域的作戰空間管理。」

去年11月,當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參加美國總統拜登提倡舉辦的線上民主峰會時,2艘中共071型船塢登陸艦穿越與那國島和台灣之間的海域,並在台灣東北方演習。

中國海軍071型船塢登陸艦(玉昭級)排水量約2萬噸,在075型服役前,是中國海軍最大型的登陸艦,可搭載4架直升機,從艦後方甲板起降,載運兵員約900人,可用水陸兩棲戰車、氣墊登陸艇載人登陸,很可能被用於攻擊花蓮空軍基地的作戰中。

[embedded content]

共機52架次接力擾台

就在《金融時報》刊出上述報導的同時,《中央社》報導,中共1月23日先是出動了39架戰機侵擾台灣的西南ADIZ。包括2架運9通信對抗機、10架殲10戰機、24架殲16戰機、2架運8電偵機、1架轟6機。中山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正值美國、日本於沖繩南方海域訓練,中共可能是藉針對性的兵火力展示,進行表態。

《中國時報》報導,24日解放軍又出動13架次擾台,數量雖減少,但較特別的是,中共新研製的殲-16D電戰機首度現身。殲-16D過去曾在大陸珠海航展亮相,解放軍將其改成電戰機,目的是干擾雷達偵蒐。

中科院飛彈密集射擊(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科院7日起密集射擊飛彈,從劃定危險範圍研判,有可能是增程型雷霆火箭和天弓三增程型飛彈。圖為中科院公布的天弓三型飛彈。 (中科院提供)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傳真 110年4月7日

台灣部署飛彈回應共機擾台,「雙城論壇」預算也恐受影響

面對共機擾台的威脅,《鏡週刊》報導,國產天弓三型飛彈據傳已完成西南地區部署,加上未來愛國者三型飛彈陸續到貨,作戰範圍擴大到200公里,全面阻攔中國,進化防空作戰威嚇能力。

國防安全研究院院戰略所長蘇紫雲在報導中提到:「(天弓三)中端的速度大概可以達到7馬赫,也就是敵機一旦被鎖定,進入他的攔截射程之後,等於是進入不可逃脫的範圍。」

除了部署飛彈外,共機擾台也影響了兩岸續辦「雙城論壇」。《中時新聞網》報導,北市議會審查今年市府預算,進入政黨協商階段,民進黨對於雙城論壇預算提出但書,要求在雙城論壇舉辦前,若共機、共艦持續擾台,將不得動用預算,經協商後也取得國新兩黨共識。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楊士範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