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的朋友都知道,“炸魚薯條”是英國一道非常普遍的街頭小吃,也被稱為英國的“國菜”,來英國的遊客也都要嘗一嘗,首相還曾經用它招待過外國貴賓。可小編扒了扒它的歷史,原來,它竟並非英國原創!美食的背後還有一段艱辛的過往。
一道16世紀的葡萄牙猶太菜肴
話說15世紀末,卡斯提亞王國(西班牙語:Reino de Castilla)的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在收復了伊比利半島後,強推天主教,驅逐和迫害當地的猶太教徒。為逃避迫害,萬般無奈之下,猶太教徒只好從西班牙逃到葡萄牙,同時將自己偽裝成基督徒,並全力掩飾自己的宗教信仰。
猶太戒規禁食豬肉,但不吃豬肉可能會被鄰居舉報,於是猶太教徒巧妙地想到,將裹上糊油炸的魚塊偽裝成豬肉,這樣既可以不違背自己的信仰,又可以矇混過關。後來,從葡萄牙逃到英格蘭的猶太難民,也將這種飲食方式傳入英國。
至於是誰把魚和薯條最先搭配在一起的,歷史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但大部分人相信,第一個販售“炸魚薯條”的是一個名叫約瑟夫·馬林(Joseph Malin)的猶太男孩。在1860年左右的時候,他在倫敦街頭開始販賣這種食物,他用掛在脖子上的托盤兜售炸魚和薯條。後來,他又開設了自己的炸魚薯條店。由此,這道美食就被傳揚開來。
那麼,“炸魚薯條”又是如何在英國發揚光大的呢?
這要從英國的工業革命時期說起,那時大批大批的農民被送到黑煙冒個不停的工廠勞動。當時工人們經常是飢腸轆轆,於是,物美價廉的“炸魚薯條”便如同一道“白月光”,為無數工人帶來溫暖與能量。之後,英國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德軍的封鎖,英國出現了嚴重的食品短缺,於是不得不實行嚴格的食品配給制,每個月只供給一點可憐的口糧。幸好,“炸魚薯條”不受限制供應,因為土豆是唯一在英國本土大規模種植的作物,而魚呢,得益於自家的工業技術,英國蒸汽動力拖網漁船將北大西洋、冰島和格陵蘭各地的魚都一網拿下,而蒸汽鐵路又使鮮美且價格低廉的魚兒能快速送往全國各地。就這樣,這道簡單又營養的食物在英國大火了起來,並陪伴着英國人度過了艱苦的歲月。這種情懷,這種陪伴,豈是其他國家的人能體會得到的?無怪乎,英國人把它視為是最親民的“國菜”。
那時的魚和薯條,是炸好後裹在油墨報紙里吃的,上面再撒上鹽和醋。那時的人們一邊品着美味,一邊了解着浸着油水兒的新聞,身心都得到了滿足。在1910年的英國,就已經有超過25,000家炸魚薯條店了,到了1920年,更是超過35,000家。
美味香脆征服大眾
雖然很難說“炸魚薯條”是英國最好吃的食物,但它的美味也足夠能征服人!油炸食品本身特有的香氣,再加上酥酥脆脆的外皮,還有那新鮮嫩滑的魚肉,實在是完美組合。其中的薯條也絕對為這道菜增色不少,英式薯條(chips)與法式薯條(French fries)不同,它的形狀更加粗短紮實,吃到嘴裡,更能體會到土豆的香味與軟糯的口感。而為這對搭檔充當完美綠葉的還有一小碗豌豆糊! 真正的標配“炸魚薯條”就這樣產生了。
來英國遊玩的朋友,這道菜可是必定要打卡的食物哦。走在大街上,手捧一份炸魚薯條,用一個小木叉將一根根薯條送入嘴裡,這種接地氣的“英倫風”你感受到了嗎?
另外,天主教為紀念耶穌受難,星期五這天是不能吃恆溫動物的肉的,而海鮮和魚則可以。直到今天,英國的一些天主教信眾還保有這一傳統。周五的晚上,一家人光顧炸魚薯條店,享受美味的同時又堅守了信念與傳統。
西方國家中有一句俗話是:“像炸魚薯條一樣的英國人”。英國人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保守,他們尊重一切傳統,承載着這個民族的根與魂。“炸魚薯條”也許正是這樣一個可以被視為英國傳統與歷史的重要符號。
無論是寒冷的冬日或炎熱的夏日,無論是在海邊或是在某個街角,來一份炸魚薯條,細細的品味中,喜悅和滿足之感油然而生。
相關鏈接:
沒嘗過這十種歐洲奶酪 豈不白來歐洲?
法國麵包有多好吃? 嘗過這幾種你就欲罷不能
葡式蛋撻的起源為何與修女相關?肯德基蛋撻秘方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