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對人民幣走勢穩定,有助投資人資產保值。資料來源/瑞銀財管提供)
美元指數上周呈現升勢,5日來到94.22的偏高位置,非美主流貨幣的歐元、英鎊、日圓都面臨各自內部問題而難以支撐,主要亞洲貨幣則從新台幣獨強,近期呈現台幣、人民幣雙姝美,包括今年來對美元升值幅度分別為2.25%、2.18%,上周升貶方向一致、5日單日貶幅分別0.06%、 0.07%,也是亦步亦趨。
一如美元對新台幣多日在27.88上下1分,美元兌人民幣則穩守6.4,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大宗商品主管及亞太區外匯及經濟主管施德銘(Dominic Schnider)認為: 「人民幣相對於美元還是偏強」,在中美息差走穩於150~220 個基本點(BPs)下,人民幣收益率的確很吸引人。
11月將是美國聯準會啟動縮減購債的時點,加上美國第四季經濟數據將有機會優於第三季,美元指數進一步挑戰十月初高點94.5就在眼前,上周英鎊對美元重貶1.33%至1.35,澳幣貶1.56%至0.74、歐元表現持平,日圓預估短線仍在114附近震盪,非美主流貨幣的氣勢短期內難以振興,匯市投資人需調整策略。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陳得能指出,從政經環境來看,估計未來3~12個月美元兌人民幣的預測保持不變,建議美元投資人減少對沖人民幣多倉,歐元、瑞郎或日圓投資者則建議維持人民幣多倉。
陳得能分析人民幣偏強的三大因素:
一、隨著中國出口增長可能會在明年放緩,中國貿易平衡可能見頂,對人民幣的支持力度將降低;二、人民幣與美元的實際利率差可能會收窄,對人民幣的激勵作用也將減弱;三、中美貨幣政策走向分歧,美聯準會將開始收緊貨幣政策,而中國央行可能略為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