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日本財務省周三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9月貿易逆差為6,228億日圓,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3.0%,其增長幅度減弱至七個月來最慢,且進口則較去年同期激增38.6%,進口目前已連續八個月增長,隨著日圓走軟及油價飆升正使得資源匱乏的日本成本日益升高,同時也加劇人們對疫情所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可能破壞脆弱經濟復甦的擔憂。與此同時美國指標10年期公債收益率觸及五個月來新高,隨著長期美債收益率上升,提高了這些資產對日本投票的吸引力,連帶提振美元兌日圓升至114.69為2017年11月以來高點。

隨著日圓持續走低,使得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磯崎仁彥發出警告,政府將仔細關注匯市動向,令日圓跌勢放緩。稍早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公布最新經濟報告匯編褐皮書中表示,經濟活動以溫和至適度的步伐增長,但FED理事夸爾斯稱,雖然現在是開始縮減購債計劃,但面對明年可能消退的高通脹,開始升息仍為時過早,推低美元兌日圓至114.06低點。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支撐於113.70-90,阻力於114.30-50。

 2.EUR/US

 紐西蘭消費者物價以10年來最快速度上漲,增強市場對紐西蘭央行(RBNZ)加息的理據,與此同時人們也期待澳洲會有類似情況,且利率市場顯示澳幣於2023年底前將升息100個基點,開始積極挑戰澳洲央行(RBA)2024年之前都將維持利率不變的意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部負責人伯杰爾認為,中國恆大危機給該國經濟帶來的風險目前已得到遏制,緩和投資人避險意願,提振澳、紐元等風險貨幣走升,連帶支撐歐元兌美元自1.1615低點上漲。

 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19國9月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ICP)月率及年率分別上漲0.5%及3.4%,與市場預期一致,但因服務貿易出現赤字,歐元區8月經常帳盈餘急劇下降至134億歐元,不過德國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率及年率分別上漲2.3%及14.2%,漲幅皆超過預期,且德國央行(Bundesbank)總裁魏德曼雖將於12月31日離職,但仍警告通膨風險,另外歐洲央行(ECB)管委暨比利時央行總裁溫施指出,ECB應逐步退出其擴張性貨幣政策,以防止其負面的副作用,使得歐元兌美元至1.1658高點。預估今日歐元兌美元支撐於1.1600-20,阻力於1.1650-70。

 3.GBP/US

 英國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數據顯示,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率及年率漲幅意外放緩至0.3%及3.1%,一度打擊英鎊走勢,兌美元下跌至1.3740低點;不過由於英國央行(BOE)預期年底通脹率將高於4%,且這一漲勢恐將延續至2022年,使得投資人對於BOE將於11月升息的預期不變,推升英鎊兌美元回升至高點1.3834。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支撐於1.3760-80,阻力於1.3820-40。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務必審慎評估風險和妥善規劃財務,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時報資訊)

主要市場指數

延伸閱讀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