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取自pixabay)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公布了一批有關海外資產的數據和文件,被稱為「潘朵拉文件」,曝光了許多全球政要和名人在海外儲存的財富。
「潘朵拉文件」來自全球多個避稅天堂的14家金融服務公司,共包含1200萬份各類文件材料,總量高達2.94TB,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類似洩露事件,其中包含300餘名全球政府官員的海外資產資料。
文件顯示,現任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在位期間,在英美多地購買了總價值超過1億美元的房產。其中在加州著名富人區馬里布的三座房子價值達6800萬美元,有一棟有7個臥室、9個浴室,還配有健身房、影廳和游泳池。
阿卜杜拉二世的兒子、約旦王儲侯賽因,2012年至2016年曾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喬治城大學讀書,而阿卜杜拉二世也於同期在華盛頓購買了四套公寓。
捷克總理巴比斯,利用離岸投資公司在法國南部購買了兩座莊園,總價值1200萬英鎊,但沒有申報。捷克將在本週晚些時候舉行議會選舉。腐敗在捷克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巴比斯此前也曾被指控詐欺,因此「潘朵拉文件」曝光的資訊,可能對捷克選舉走勢產生影響。
另外,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夫婦2017年購買一處價值645萬英鎊的倫敦房產時,採取了購買擁有這座房產的離岸公司的形式,避稅達31.2萬英鎊。布萊爾的妻子布斯對《衛報》表示,上述安排「沒有什麼不平常或者秘密之處」。
除了政要之外,「潘朵拉文件」中還包含超過100名億萬富翁,以及各類名人、明星和商界領袖。許多人在海外擁有匿名的銀行帳戶,或者利用海外的空殼公司購買房產、遊艇、藝術品等資產。
建立和使用離岸實體本身並不違法,有些時候也有正當理由。不過,離岸實體的隱秘性也經常被用來隱藏逃稅、詐欺、洗錢、腐敗等犯罪行為。
「潘朵拉文件」顯示,除了加勒比島國的傳統避稅天堂之外,英國和美國在海外資產的運作中也發揮很大作用。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有大量專為富人服務的律所、會計和理財專家。美國也是一個重要的避稅天堂,尤其是監管較弱的南達科他州,其提供的財務隱秘性,已經可以與加勒比島國的避稅天堂等同。
近年來,關於海外資產的數據洩露多次發生,全球主要國家也正在試圖推進全球範圍內的財稅改革,以提高金融系統的透明度,遏制富人和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同時打擊洗錢等犯罪。
其中,目前最受關注的改革是設定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這一改革於今年3月由美國財政部提出,目前已取得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在內的130多個國家以及OECD、G20等多個國際組織的支持。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史上最大海外資產數據洩露,「潘多拉文件」曝光各國政要名人隱秘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