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各地近日相繼出現天然氣和燃油產品「荒」,引發搶購現象。
不少地方的加油站已數日無油,有油的則迅速排起有時綿延數英里的汽車長龍。儘管政府官員每日都出面澄清 「不缺油」,並再三呼籲不要「搶購」,但民間恐慌似乎並未緩解,加油站前長龍依舊,一些地方甚至出現為爭油而拳腳相見這種平時在英國極為罕見的事件。
其實,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不僅在英國,從亞洲、歐洲到美洲,全球很多地方都在防疫「封城」或限制日常活動時期出現過各種搶購風潮——從瓶裝水、米、面、罐頭到衛生紙,人們恐慌搶購的目標包羅萬象。
但是,眾多搶購事件之後的事實證明,最初的恐慌其實並沒有必要,局部市場缺貨反而從很大程度上恰好是由搶購造成的。
搶購現象如何形成?物質相對極大豐富的現代社會為何仍會出現搶購呢?BBC中文為您梳理搶購潮背後的心理學和近現代史上全球範圍的一些大規模搶購事件。
錯失恐懼症(FOMO Syndrome)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副教授、心理學專家尼奇塔·加爾格(Nitika Garg)在新冠疫情搶購潮時接受BBC訪問介紹說,在物質充足的現代西方社會,人們也會因為受到鄰里外出搶購的影響而加入搶購潮,她稱之為FOMO或「錯失恐懼症」——就是擔心一旦有危機到來、自己已經錯過機會的恐懼。
這種心理在新冠疫情初期從中國的武漢、香港到英國的倫敦和美國紐約出現的衛生紙搶購潮中得到充分體現。當你看到周邊的人都在搶購衛生紙的時候,即使並不缺乏衛生紙的人也會外出四處搶購,從而加劇「空貨架」現象。
學者們進一步解釋說,引發或導致搶購潮大致有內外二大原因:
- 1) 從個人層面,多數人一旦「感覺」某些重要資源「可能會短缺」,就會產生身不由己的搶購慾望,只有囤積到一定程度才能找回安全感;
- 2)從社會層面看,某些個人的搶購行為又會在親朋圈產生擴大化效應,導致即使最初沒有「危機感」的人也會被「感染」,並最終被捲入「搶購潮」。
專家指出,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普及的今日世界,人們隨時可以從自己的社交圈子獲得訊息,也意味著可能引發恐慌的訊息得以迅速擴散。
人為製造的危機
民眾聽取、散佈不實訊息,導致恐慌和搶購只是現象危害的一方面。研究也顯示,一旦有足夠的人加入「搶購」,就會真的造成某些被物資在一定時間內「缺貨」,把原本並未存在的「假危機」轉變為真危機,甚至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浪費。
近現代史上,人類社會出現的由恐慌引發搶購而最終導致的重大危機,甚至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層出不窮。
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多國家都出現過民眾搶購和囤積食品、醫藥等必需品的事件,並最終導致並非由戰爭直接導致的物資嚴重匱乏危機。
1918-1919「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間,歐美很多國家民眾搶購和囤積包括奎寧在內的藥品,一度導致普通感冒藥奇缺和價格飛漲。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1918一年中普通Vicks品牌薄荷清涼膏的價格就因搶購和囤積從每盒30美分漲價四倍到1.2美元。
1920年代,奧匈帝國解體之後成立的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發生過險些導致中歐經濟全面崩潰的通脹和搶購危機,最終由當時相當於今日聯合國的國際聯盟(國聯)介入,並由英法等國擔保才穩定局勢。
1940年代中後期,二戰結束和內戰再起的中國也曾經歷過由於貨幣改革不成功等一系列因素而引發的惡性通脹和物資搶購潮。有歷史學人甚至認為通脹和搶購潮所造成的民怨也是導致國民政府失去民心和失去大陸的原因之一。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美國人由於擔憂核子戰爭的爆發而哄搶罐頭,導致全美商家罐頭食品一度全面告罄。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從日本到歐美各國都出現燃油搶購,以及人為造成的商品油短缺和價格飛漲危機。
1985年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推出「新配方可樂」,一度被人們認為原始版本可口可樂可能要停產因而導致全球性「原始可樂」搶購潮。
1988年中國大陸「物價改革闖關」透露到民間並引發大規模搶購潮,有學者指是最終導致六·四前期民間不滿情緒的一大導火索。
2000年新年前後,世界很多地方民眾由於擔心所謂「Y2K「電腦數位錯亂可能造成的商品供應危機而大肆搶購囤積,造成不少地方出現生活必需品告罄的危機。
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後曾一度導致全球性石油、貴重金屬和大宗商品搶購潮。
2003年,SARS(非典)疫情期間,中國的廣東、海南和香港等地出現過由於囤積造成的大規模搶購潮。
另外,新冠疫情開始至今,世界各地都先後發生了規模不同的物資搶購潮。
恐慌搶購的四大解決方案
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的研究總結認為,結束恐慌搶購一般有四大方案。
首先是政府需要在公共媒體和其他主要媒體平台,不斷、及時和透明地釋放實際訊息,以穩定民心。同時,政府和媒體也有必要向公眾展示搶購和囤積造成實際危害的實例。
其次,社交媒體平台和政府媒體管理機構應該及時拿出有效手段和規定,防止甚至禁止某些人或團體散佈不實訊息。在新冠疫情期間,通過社交平台流傳的虛假訊息就曾多次造成恐慌和搶購。
第三,在必要時採取定點供應或網上供應的辦法,關閉超市以避免空貨架之類的可能造成和擴大恐慌的「視覺訊息來源」繼續影響民眾心理。
第四,啟用收取票證等限量供應手段,以便從局部穩定供給,最終恢復民眾信心。
專家指出,訊息公開透明和政府及時介入干預是結束恐慌的關鍵,否則謠言和無端揣測只會讓恐慌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