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問題一直倍受國際金融市場關注,事實上,近二十年來,隨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擴大,特別是2016年人民幣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一籃子精英貨幣體系,令到人民幣國際化躍升到了一個新台階。然而,有一個必須正視的事實是:人民幣與美元等國際貨幣相比較,國際地位落差巨大,相對於中國經濟的國際地位,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完全不能夠匹配。

 那麼,人民幣到目前為止,國際影響力究竟如何?如果從IMF和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公布的數據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仍然差強人意,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體系中所佔的比重為10.92%,與美元41.73%和歐元30.93%的佔比相距甚遠,只略強於日圓8.33%和英鎊8.09%的佔比。其次,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體系中的佔比近年來一直不高,即使最近有所突破,但佔比仍然不到2.5%,不僅與美元佔比近六成及歐元佔比兩成天差地別,甚至與日圓和英鎊都有較大差距,只與加元、澳元和瑞士法郎相當。再次,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貨幣體系中的佔比也僅只有不到2.5%,雖然號稱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但卻難望美元和歐元各佔38%份額的項背,也與日圓和英鎊存在一定差距。

 更應該看到,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制之下,人民幣與美元、歐元的差距不僅是數量上的距離,更為主要的在於美國和歐盟左右了現有的國際貨幣機制和全球金融秩序,若不能突破現有國際貨幣體制,人民幣不要說比肩美元,就是趕上歐元都將是天方夜譚,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因為美國和歐元區不可能會讓人民幣超越美元和歐元,美國和歐元區各國一定會利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制遏制人民幣的崛起,甚至會聯合起來限制人民幣,讓人民幣永遠成為美元與歐元的附庸。因此,人民幣最終要實現趕超歐元、比肩美元的目標,根本之道在於突破現有的國際貨幣體制的束縛,甚至另起爐灶。

 人民幣影響日益擴大

 雖然人民幣追趕歐元比肩美元的道路仍然十分漫長,目前似乎還看不到希望,但人民幣的影響日益擴大則是不爭的事實。2020年,全國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28.38萬億元,同比增長44.3%。其中收款14.1萬億元,同比增長40.7%;付款14.28萬億元,同比增長48.1%。收付比為1:1.01,淨流出1857.87億元,2019年為淨流入3605.28億元,人民幣跨境收付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金額的比重為47.4%,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增長9.28個百分點。

 特別需要強調,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實際地位和影響力可能比IMF和SWIFT公布出來的數據要高得多。為什麼會得出如此結論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IMF和SWIFT統計本身存在局限性,這兩個系統只計算到了一部分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佔比份額,至於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多國的人民幣國際結算就無法統計進去,譬如,伊朗作為石油出口大國,已經將人民幣作為其石油出口的結算貨幣,美元被逐出伊朗石油結算體系之外。中國所建立的人民幣國際結算系統(CIPS)則存在更大規模的人民幣結算數量,顯然,如果IMF和SWIFT將這些國家的人民幣跨境結算數額納入其中,那麼,人民幣國際支付地位必將會大幅提升。

 此外,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功能也在不斷提升。據報道,全球30%的央行打算在未來24個月內增加人民幣的儲備份額。同時,還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國家已經準備將人民幣納入國家儲備貨幣的計劃。今年7月,俄羅斯財政部已經完成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國家福利基金的資產結構調整,人民幣佔比從15%提升至30.4%。與此同時,人民幣正被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所青睞,今年以來,國際投資者用人民幣直接投資規模高達近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7%。這些現象都充分說明,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比IMF和SWIFT所公布的數字要更大。

 最近,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公布一組數據很有參考價值,這組數據或許能夠從另外一個側面佐證人民幣的真實國際地位情況:在去年四季度裏,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英文簡稱是RII,分別為4.10、5.19、5.14和5.02。總的來說,人民幣國際化指數顯著增加,並保持在較高的水平。2020年,年度RII最終定為5.02,比上年同期增長54.2%。而同期五大國際貨幣之四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歐元國際化指數出現下降的情況,由29.84下降到26.17,美元則從49.53漲到51.27,日圓從3.34漲到4.91,英鎊從4漲到4.15。可以看出,RII的5.02要比日圓和英鎊的國際化指數高出一些。這也就是說,人民幣國際貨幣地位躍升至第三,成功超越了位於前面的幾個貨幣。

 (顏安生)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