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病毒持續燒旺疫情,全球政府該力拚「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遠見》獨家專訪大數據專家麥爾-荀伯格,剛發表新書《造局者》的他,提醒人民不要淹沒在數據之中,應該「框對問題」,避免做出壞決定。
「有愈來愈多的情境,我們滿手數據,卻做出差勁的選擇。」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接受《遠見》越洋專訪時直言,數據能提升人類做決定的品質,前提是人類先「框」對問題。
麥爾-荀伯格自2012年以來,撰寫《大數據》系列書籍,推廣數據在生活中的應用,今年7月底,新書《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看似與《大數據》宣揚的世界觀大相徑庭,其實卻是一脈相承。
看問題的框架,決定你得到什麼解方
麥爾-荀伯格解釋,他仍相信,依照數據、有實證基礎的決定,比起完全沒有根據、單純依據個人信念的所做的選擇更佳。但計算數據的框架,卻是由人類來設計,而人獨有的認知能力,就是能切換看待事物的框架,因此獲得不同的解決方案。
箇中關鍵,就是意識到自己無時無刻都在建立思考框架(frame),《造局者》主張人可以自主切換框架,換位思考,因而問對問題。
麥爾-荀伯格舉例,新冠病毒剛開始跨國散播時,英紐兩國政府有一模一樣的病例數據,英國根據資訊,認為新冠肺炎是像擤鼻涕(sniffle)般的小感冒,政府除了試著舒緩那些嚴重的病患,只能靠群體免疫,消極地等待病毒離開。
用同一組數據,紐西蘭抗疫卻完勝英國
而紐西蘭,卻用了完全不同的視角,在成堆的數據裡,他們看到的是當年SARS的殺傷力;因而如臨大敵,實施了兩個月嚴格封城以及一系列配套,斬斷病毒的傳播。
後來的故事,是大家熟知的:去年6月前,大部分紐西蘭人的生活,回復到了疫情之前;而在素來有完善醫療資源的英國,公衛系統卻瀕臨崩潰,一度統計出歐洲最高的感染人數與死亡率。
「一套數據,兩種作法,導致孑然不同的結果,英國與紐西蘭的差異,在於他們看待數據時,視角不同、聯想到的經驗不同,其實就是《造局者》談到的認知框架(cognitive frames)不同,」麥爾-荀伯格解釋。
不只是憂國憂民的政策抉擇,框架的概念,也有助於人們面對生活上的難題。麥爾-荀伯格感性分享一段自己的經驗,剖析他是如何意識到思考框架,並適時的轉換。
母親中風時已88歲,要讓她活得長,還是活得好?
兩年前,麥爾-荀伯格的母親以高齡91歲過世,「她有過精彩而飽滿、足夠長的一生,」他形容。
在母親過世的前幾年,麥爾-荀伯格曾有過一個關鍵選擇。他的母親因為輕微的流鼻血被送入醫院檢查,這時他才發現母親的血壓非常高,為了避免母親中風,醫生開出了一系列降血壓的處方藥物。
不久之後,母親的血壓降到標準值,但她卻變得異常安靜,活力盡失。原來母親的身體習慣了過去的血壓,服藥後新陳代謝驟降,反而讓她不適應,甚至因為長期臥床,患上肺炎。「她原來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女士,」他說。
麥爾-荀伯格不禁問自己:「她已經88歲了,我到底該擔心她中風,壽命減短;還是她在剩下的日子裡,生活品質過得好不好?」
因此,麥爾-荀伯格尋求醫生的支持,當醫生同意減低降血壓藥與抗生素的用量後,不出三天,他的母親不但順利出院,也恢復過往生龍活虎的樣子。
「看上去有點瘋狂、激動,但是往好的方向去。」麥爾-荀伯格坦言,他的決定必須承擔風險,但他找上醫生時,醫生也覺得有趣,在醫生的思考框架裡,幫助病人達到身體上的指標,是第一要務,鮮少有人挑戰這點。
選項才是重點!人類應切換思考框架
但標準終究是一種人造的數字,在病患家屬的認知框架裡,生活品質、過得愉快,或許更勝報告上的數字代表的「健康」。這就是框架的不同。
「我不想否認,母親最後確實是因為中風而過世,但這兩三年,她有機會多陪陪孫子,再來一次,我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麥爾-荀伯格說,不同的框架,是處理媽媽的事情上,醫生與他之間,唯一的差異,但也造就了一切的不同。
從疫情看國家政策的框架,到個人在醫療處境中如何決斷,這兩個案例,英國與紐西蘭、醫生與作者,兩人賴以做決定的數據是一樣的,卻採取不同的行動。
麥爾荀伯格建構出的理論是這樣的:人類接收世界感知,隨時都在建立思考框架,是不可免的,我們所需的是適時檢討、改變框架。不同的框架,就能找出對應危機的不同選項,切換、創造新的框架,是人類獨有的能力。
我們總很努力的做出絕對正確的選擇,但選項才是重點!
麥爾-荀伯格解釋,運用框架,完美的彰顯人類的價值:人具有開創的能力,能提出那些似乎還沒存在的選項,是AI所不能。
畢竟,在最佳與次佳的選項中無論怎麼選擇,結果都還是能遠勝人們在一堆窒礙難行的選項中,小心翼翼地選到最好的,這是框架的威力。從效益的觀點,這也為什麼要遵行框架理論,荀伯格補充。
雜訊當前,人類真有能力做出好決定?
麥爾-荀伯格觀察,愈來愈多人質疑人類能做出好決定的能力,其中的代表,是《快思慢想》《雜訊》的作者康納曼,他主張人類的決策出現各種偏誤、雜訊干擾,必須要依賴機器來矯正。
對麥爾-荀伯格而言,這就像在說「人類已經不夠好,充其量是個0.5的版本,有了機器,我們才能成為1.0,」,麥爾荀伯格直言,寫《造局者》正是要挑戰康納曼這類,否認人類的主觀能動性的論述,肯定人的認知自由(cognitive freedom)
但麥爾-荀伯格強調,《造局者》也同樣程度地批判像川普一般,魯莽地按照直覺行事(shoor from the hip)的做法,因為其作法經常沒有事實根據。
「人類的價值在於一種機器沒有的超能力,是我們心智的能力,」麥爾-荀伯格認為,人類能設定框架,不是因為看了哪本書、依循了什麼傳統,而是只有人才會頻頻問「為什麼那樣」「為什麼這樣」,來解決那些前所未見的危機。
面對危機,最好的解方就是與框架協作
麥爾-荀伯格延續自《大數據》系列作品的概念,直言大數據給我們過去經驗的結論,但危機往往是嶄新的。最好的解方,就是與框架協作,它能幫助人們透過一個特定的角度看到這個世界。怎麼做到?唯有不斷練習。
「我們要不斷地磨練運用框架的技術!」麥爾-荀伯格認為,孩提時代,人們總能靈活地想像自己扮演不同的職業、擁有不同的身份,這是轉換框架最好的方法,但人們長大之後,似乎不再換位思考。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認知心理學教授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曾形容:「如果『人類』是一間公司,兒童就像『人類』的RD(研發部門),總有無限創意,年長的,是行銷跟銷售部門,因為他們已經放棄了研究與發明。」
人類帶有觀點的解讀一切,難以避免,無論是曾有過成功模式企業的經營者,還是一度備受信任的政治領袖,麥爾-荀伯格建議人們不妨勇敢的看待既有的框架,多像孩子般問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做?
時值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風暴,寫在《大數據》十年後的《造局者》,麥爾荀伯格為時代的造局者們,點了一盞明燈,盼望有人走出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