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1日在通過巴士海峽時,據了解,中共解放軍居然在7月30日派遣2艘漁船,在蘭嶼外海擔任「哨兵」工作,待命偵搜英航母打擊群在通過巴士海峽後,以近距離監控及偵搜伊麗沙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各艦動態。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除了航母本身搭載8架F-35B戰鬥機外,其他艦艇包括兩艘45型驅逐艦「保衛者號(HMS Defender)」和「鑽石號(HMS Diamond)」,兩艘23型護衛艦「肯特號(HMS Kent)」和「里士滿號(HMS Richmond)」,以及兩艘支援艦「維多利亞堡號綜合補給艦(RFA Fort Victoria)」和「泰德斯普林斯號艦隊油水補給艦(RFA Tidespring)」,再加上一艘核潛艇。

不過,有知情人士指出,此次中共解放軍為了解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的動態,特別派出機動漁船進行近距離的偵、監。因此在7月30日清晨,兩艘來自大陸海南編號分為「瓊三亞漁」72107與72108的漁船,現身我東部蘭嶼僅有10浬的禁止水域,打算近距離監控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通過巴士海峽後的動態。不過,英航母打擊群似乎也發現共軍動態,而從巴士海峽南邊的巴林塘海峽通過。

這兩艘來自大陸海南編號分為「瓊三亞漁」72107與72108的漁船,在我東部蘭嶼僅有10浬的禁止水域進行偵搜,但我海巡署卻沒有進行登船檢查,《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指出,台灣東部沿海為我經常進行國防軍事研發活動地域,只要是發布飛航安全通報或是海域管制通告,總是會有各國情報蒐集飛機或是艦艇現身,況且大陸漁船的船體上裝設極為特殊的通信導航與偵蒐天線,就顯然是在進行情報蒐集活動。

張競指出,海巡署面對此種情勢,處置方式卻僅派遣艦艇予以驅離,但並未登船深入臨檢,而海巡署是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第一線,因此海巡執法須有國安意識與情報警覺,縱放形跡可疑漁船,未能實施登船臨檢,總是無法掌握為何海南三亞漁船在台灣東部海域現身真正原因。

張競認為,國人雖能體諒海巡執法弟兄必須冒著感染疫情風險實施臨檢,但絕對不能接受海巡機關未能妥善應對疫情,充分照顧官兵值勤防疫安全,從而坐視任何國家安全風險於不顧,迴避應有作為。(王烱華/台北報導)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