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文」是香港最早鑄造發行的硬幣,開埠初期,香港除可「以貨易貨」外,只要互相承認,銀圓和各地不同幣制的貨幣都可以使用,非常混亂,殖民地政府曾嘗試統一並推行英鎊為法定貨幣,但因英鎊幣值和供應不穩定,不受商人歡迎,被迫放棄。
於一八六三年,退而思其次,宣佈當時的國際貨幣銀元為香港的法定貨幣,更開始鑄造香港自己的硬幣,其中於英國皇家鑄幣廠用青銅(Bronze銅和錫或鉛合金)仿照中國銅錢外圓內方加圓孔鑄造了約二千萬枚最低面值硬幣「香港一文 Hong Kong 1 MIL」(左圖),「一文」相等於千分之一元(0.001元),於香港、中國沿岸、東南亞及印度等地使用,因流失量大,再於一八六四和六五年再在英國鑄造了約一億個,當時開始使用香港硬幣面額分別為圓(元)、毫(角)、仙(分)及文(千分之一)。一文是源於當時中國流通貨幣,一両白銀相等於一千文錢(吊錢)。那時香港一文大概可吃一碗白粥和一碟兩條的豬腸粉。
一八六六年,香港開始發行及鑄造自己的香港銀圓(香港造幣廠建於京士頓與加寧街交界,亦於同年五月開業,為香港及國內自家製造了一些硬幣,可惜因嚴重虧蝕而於一八六八年六月倒閉),為配合當時的幣價及不再沿用中國傳統幣制,把「香港一文」改為「香港一千」,面值相同,於一八六六年共鑄造大約二千萬個。
因鑄造成本高昂及高於面值,加上通貨膨脹,這千分之一圓沒有繼續鑄造,自始,香港最低面值貨幣為「香港一文」便慢慢被遺忘,但是香港歷史上最低面額的貨幣,雖然鑄造量非常大,但仍不至於「一文不值」,今天在舊幣市場仍值數百至上千圓一個。
一點有趣是成語的「一文不值」,當中的「一文」不是指「香港一文」,和與之無關,一文指明代一吊錢(相等於一百文)的一文,故事與畫家沈同的「百鳥圖」和一位財大氣粗的財主有關。
何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