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外交部資料,現年57歲的戴偉紳,於1985年加入英國外交部,曾多次在中國內地工作,分別曾在1988至1992年在北京擔任二等秘書;1994年至1996年於英國外交部任中國組組長;2006年至2010年出任英國駐廣州總領事;2011年至2015年任英國駐上海總領事。他還曾出任立陶宛和澳洲,目前為英國駐泰國大使。
他2015年即將卸任駐滬總領事時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曾表示,以中國今天的角色,註定在未來十年,無論在哪裡或做什麼,都必須了解中國,“因為它不是你的合作夥伴,就會是你的競爭對手”。
戴偉紳在英國期間曾於內閣辦公室擔任分析員,負責分析國際恐怖主義,亦曾借調到倫敦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擔任副行政總裁。他擁有法律學位,能操流利普通話和法文,略懂立陶宛文及泰文。
英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British Consul-General to Hong Kong and Macao),簡稱英國駐港總領事,是英國在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後,派駐香港及澳門的最高級外交代表,統領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為彰顯英國在主權移交後繼續高度重視英國與香港關係,英國駐香港總領事無需如其他在華總領事般隸屬駐北京的英國駐華大使館,而是直屬英國外交部。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British Consulate-General, Hong Kong)為英國在香港的官方機構,亦是英國在全球最大的外交代表機構以及英國唯一行使大使館職能的總領事館,以及香港少數擁有獨立建築的駐港總領事館。總領事館為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及英國公民提供領事服務,與毗鄰的英國文化協會為英國在香港的最大型機構。
2019年曾被中共當局拘控,後獲英國政府批出政治庇護的香港人鄭文傑就曾在英國駐港總領事館任職。鄭文傑是首名獲政治庇護的香港公民兼英國(海外)國民(BNO)護照持有人。
2020年12月8日,即將卸任的時任英國駐港澳總領事賀恩德在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表示,港版《國安法》對香港高度自治帶來嚴重衝擊(a serious blow),亦將《中英聯合聲明》向港人承諾的自由一掃而空(swept over)。
中英關係的黃金年代,始自前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時期,希望以經貿為主軸深化雙邊關係。但自香港推出 “逃犯條例” 到實施 “港版國安法”,雙邊關係急轉直下。
英國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副研究員海頓(Bill Hayton)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談到,“英國一般民間其實對和中國相關的議題討論並不熱烈,就算是下議院,過去也沒有那麼專註於中國,直到香港的抗議活動(遭壓制)以及中國通過了港版《國安法》後,尤其是執政的保守黨許多議員,開始關注到香港問題。對他們來說,香港局勢的惡化就像是最後一根稻草一樣。”
他表示,2015年10月,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喜孜孜地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同乘王室金馬車的場景,是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