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像來源,Leo Baeck Institute
一部有關德國猶太人被迫害歷史的小說被遺忘了超過80年,如今登上了英國暢銷書榜單。
烏爾裏希·亞歷山大·博舒維茨(Ulrich Alexander Boschwitz)的《乘客》(The Passenger)寫於1938年,講述一名像作者一樣的猶太男子試圖從冒起的納粹政權逃離的故事。
它在2018年才被發現,當時是作者的侄女向一名編輯提到這部作品。
該書受到評論界的好評,現在已經進入《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十大暢銷精裝小說榜單。
小說的英國版在上周賣出了1800本,成為榜單第十。
它寫於所謂的「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之後的幾個星期。「水晶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納粹黨在德國與奧地利大規模襲擊猶太人的事件。
小說講述一個名叫奧托·範·西爾伯曼(Otto van Silbermann)的猶太商人的故事。他聽到納粹黨衝鋒隊敲響他的門時,很快意識到自己必須逃亡了。
他和妻子將所有的錢塞進一個箱子裏,然後乘坐一輛接一輛的火車,穿越德國各地逃走。
博舒維茨本人在反猶太法律實施前三年就離開了德國。
他的書在1939和1940年分別在美國和英國出版,但是反響寥寥,很快就停印。作者在1942年乘坐的一隻小船被德軍的魚雷擊中,他在事件中身亡,年僅27歲。
失傳後再度出現

博舒維茨的侄女先是聯繫到了德國圖書編輯彼得·格拉夫(Peter Graf),因為她偶然讀到了後者的一個訪問,當中談到被他重新找回的另一部失傳的書。
她向格拉夫講了她的叔叔和這本書的故事,而原始的書稿被收藏於法蘭克福的國家圖書館檔案裏。
格拉夫向BBC表示,他去了那裏,然後在讀到書稿的瞬間,就已經「知道這是一本重要的小說」。
他決定對書進行編輯和修訂,然後讓它在德國出版。今年,它還以另外20種語言翻譯出版。
格拉夫相信,這本寫於80多年前的小說,可以給當代社會一個強有力的訊息。
「如果你去看今天的移民問題,你會看到人們幫助有需要的人的意願是很低的。而且移民越多,人們就越不想給予幫助。這個惡劣而又簡單的模式貫穿了整個歷史,」他說。
「在德國11月的大屠殺之後,幾乎沒有國家願意接收猶太人。他們被困住了。而那些被假定是僅僅因為經濟原因而離開自己國家的人們,在這方面甚至比那些受迫害的人待遇更加糟糕。」
格拉夫還說,這部小說在本質上是關於「對原本受到尊重和境遇優良的公民剝奪公民權」的故事。他說:「任何人讀到奧托·西爾伯曼的命運,都會對人類價值明白很多,知道恐怖主義以及公眾集體缺乏勇氣,如何令針對特定群體的暴行成為可能。」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作者的命運
博舒維茨曾是一名年輕的經商學徒,在1935年離開德國,與母親一起移居挪威。之後,他又在法國生活,並曾在比利時和盧森堡居住。兩人在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之前不久來到了英格蘭。
他們後來被作為敵僑拘捕。博舒維茨被送到澳大利亞,在那裏拘留營度過了兩年。
1942年,博舒維茨被允許離開拘留營,但是送他回英格蘭的船被德軍U型潛艇的魚雷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