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成點呀?」「有冇俾人歧視呀?」可謂移民英國這幾個月間經常聽到的問題。大人適應問題不大,最要緊的是小朋友也愉快。筆者(曼爸)就發覺,這裏的小朋友都是笑着上學的。

公校安排Buddy陪伴 關照功課人際交往

親友的孩子就讀於公校,讀中學的大兒子阿A,一進校就被老師安排了一位「Buddy」相伴。這位buddy會在這學年裏照顧阿A,不管在功課上、人際交往上,都會盡力協助,讓阿A心安之餘,更容易適應學習環境。至於親友讀小學的小兒子阿R,老師一樣貼心,竟然在手冊上,自行繙譯廣東話跟親友溝通(注意,係廣東話),雖然外籍老師不諳中文,部份用詞誤用了簡體字,但這份心意已教人感動。

私校逢周五食炸魚薯條 每日最多一份功課

筆者的兒子就讀私校,待遇也是不錯。猶記得第一天下課,兒子就嚷着說午餐有雪糕作甜品,讓他喜出望外。至於日常的午餐則天天不同,逢周五會有炸魚薯條讓大家輕鬆一下,平常小息有半小時,老師會鼓勵大夥兒到草地遊玩,可以隨便踢波,就是「不准」提早回課室罷了(下雨當然另作安排)。而上課未必是要看書的,老師會跟大家一起看電影,一起討論學習,還附送爆谷。至於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每天最多只有一份功課,跟在港時動輒七八份功課不可同日而語。試問孩子又怎會討厭上學?

因材施教鼓勵學生 自信與快樂中成長

另一位移民來英的朋友A,也有差不多的經驗,他說他孩子就讀的小學,老師會因材施教,同一班裏已分作了3個grade,老師會遷就學生的能力,作出深淺程度的調整,協助追不上進度的學生。筆者綜合各家長所言,最大感受是這裏的老師,是鼓勵學生而非抽秤學生,是放大你的優點激勵你,而非瞄準你的缺點打擊你,讓學生在自信與快樂中學習成長。

早兩天筆者跟兒子踢波,回程時在球場遇上一樁慘案,原來一隻鴿子被一頭狗咬傷,一位身穿曼聯球衣的英國小朋友,把鴿子搬到樹下,默默看守着。筆者問小朋友要否幫忙?小朋友說想回家找媽媽幫手,於是筆者和兒子就「接力」,默默看守着鴿子。隨後,小朋友和哥哥從家裏端來了一個小盒子,把鴿子帶回家裏療傷。

看見別人教出這樣的孩子,對待小動物、小生命同樣懷有善念,曼爸既動容亦汗顏。人性是生而為人必要的本質,否則考第幾也沒用。

撰文、攝影:曼爸

傳媒人,紐卡素擁躉,討厭曼聯,偏移居曼市。深信天為被地為席,此心安處是吾家。

編輯:洪慧冰、鄒仲安

—————————–

蘋果App大升級 更簡潔更就手!了解更多(立即下載體驗)

—————————–

蘋果初心不變!26周年「撐蘋果Tee」預售:

你的優惠訂購(海外訂購按此)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