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奧運,這個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國際運動盛事,全名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國際目前最主要的綜合型體育賽事;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後來為與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有所區別,因此又稱「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此次報告中也將以夏季奧運為主要探討對象。自1896年四月於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除因戰爭因素曾中斷三屆,奧運至今已舉辦三十一屆;今年七月也將在日本東京舉辦第三十二屆的夏季奧運會-前提是新冠肺炎不再次攪局。
★一手掌握熱門話題
過去一般認為奧運的舉辦能為主辦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許多國家也競相爭取舉辦。然而近年奧運申辦國的數量逐年減少,2024與2028年的奧運主辦國甚至面臨「難產」窘境;提出申辦2024年夏季奧運的國家從原本的八座城市縮減至僅剩美國的洛杉磯和法國的巴黎,兩座城市有望「輪流」舉辦奧運。最近報導也指出將由巴黎舉辦2024年奧運,洛杉磯則接替承辦2028年奧運;然而為何曾是各國搶破頭爭取主辦,借以展示國力、提升城市能見度的奧運,如今地位尷尬,成為燙手山芋?
二、奧運的悲愁
各國近年承辦奧運興趣缺缺的主因為希望藉由舉辦奧運提升國內經濟的做法未能帶來預期效果,甚至出現國內經濟衰退的情形。所謂的奧運經濟是指某個城市或地區舉辦奧運時其經濟狀況會發生明顯、大幅度的變化,它的特徵是在奧運開始前一段時間,經濟在該城市或地區會急速的發展,甚至膨脹,直至奧運會結束。結束後該城市經濟開始出現收縮,收縮幅度甚至會低於奧運前的經濟狀況;例如2012年的英國倫敦奧運。
2007年金融海嘯爆發,重創高度依賴金融服務業的英國;之後歐債危機緊接爆發,英國經濟也因此陷入衰退,超過二百萬人失業。儘管英國政府估計奧運將帶來99億英鎊的經濟效益,期盼藉此拉抬經濟走出衰退,然而主辦奧運的費用已達89億英鎊,加上英國為削減財政赤字實施財政緊縮措施;倫敦奧運僅能為英國經濟的復甦打一針「興奮劑」,難以深度活化經濟。這項事實反映在英國連兩季經濟衰退的表現上,也顯示自金融危機以來造成英國經濟成長疲弱的因素仍存在。
根據美國花旗銀行的研究顯示,奧運主辦國的經濟刺激通常出現在奧運之前,主要體現在大量基礎建設與場館建設的投資,但事後很難經由這些設施提升經濟產能。以英國為例,英國在財政拮据的情況下,無法像2008年的北京奧運大舉投資場館建設等硬體方面,英國政府大多採翻修舊場館方式建造比賽用地;此舉卻難以吸引國內外廠商投資,或透過大興土木方式提振經濟。另外奧運門票的銷售與電視轉播權的收益或許能讓英國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微升,但這只是短期經濟刺激,無法對英國整體經濟帶來顯著影響。英國零售商協會的報告也指出英國零售業於奧運期間的七月漲幅僅0.1%,不及去年同期的0.6%,未享受到奧運帶來的錢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