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美元兌一眾主要貨幣進一步急升,當中以澳元兌美元跌幅達2.18%最大,同屬商品貨幣的加元亦跌0.95%,紐元兌美元跌幅只有0.35%,而日圓及瑞郎兌美元跌幅皆超過1%,近期表現神勇的英鎊,兌美元僅跌0.5%,歐羅兌美元跌幅亦只有0.38%,預料美元短期將會持續反彈。
投資者現時傾向看風(疫情)駛𢃇(資金),美元上周進一步反彈估計是受到幾個因素影響。首先,縱然市場炒作「疫苗經濟」(疫苗接種支持經濟持續復甦),但股市自去年3月份低位持續攀升,累積龐大升幅,而且並非在基本面支持下走強,何謂純粹錢多乾炒推上,但近期市場突然開始擔心通脹會急升,美國債務問題或許也會被翻兜,債息自然扯高。
美債低息認購冷淡
上周美國財政部拍賣總額620億美元的7年期國庫券,認購比率只有2.04倍,是有史以來最低,這反映在通脹預期升溫下,投資者不願意硬食低息。此外,上周密歇根大學公佈2月份通脹預期,反映受訪者認期未來12個月的通脹率將會升至3.3%,是2014年8月以來最高。由此可見,全球央行預期在今後三年都會維持低息及寬鬆貨幣措施下,通脹將會升溫。然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早前卻表示,當局預期美國至少要三年時間才可達到2%通脹目標,並表明至少在多過三年,當局才有可能加息。
貨幣比拼美元佔優
如此貨幣之間的比拼,不但是相關經濟體的疫苗接種快慢及經濟增長的力度,最重要的是股市吸引力及息差,無可否認,美股及美債相對佔優。近期美股由高位回落,相信與3月份基金年結有關,去年3月剛巧遇到疫情大爆發,平倉盤借力打力,令美股在不足一個月內的調整幅度幾乎是之前10年升幅的一半,但隨後再度回升更屢創新高。在超低息環境下及政府大灑金錢,再度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反而出現由成本上升引發的滯脹機會較大。
兩隻去年表現最佳商品貨幣澳元及紐元,兌美元上周皆出現單周轉向,但我不感到意外,0.8135及0.7557分別是筆者對澳元及紐元的預期上升目標,上周澳元以及紐元兌美元,最高升至0.8007及0.7465,隨時都有見頂可能,只要信號一出,走勢即時扭轉。
澳元兌美元已失守20天線(0.7753),暫時可以2017年底及2018年初的雙頂頸線0.7500為重要支持,失守則以去年8月份高位0.7413及0.6990為其後的支持位,紐元兌美元則可以0.6800為首個重要支持位。美元兌加元則要留意1.2746會否被突破,在周線圖上破該位則後市傾向再次挑戰1.30。歐羅兌美元亦有再試1.1950可能,但英鎊兌美元則仍以20天線(1.3865)為強力支持,除非明確失守,否則不宜追沽。
資深外匯評論員
鄭廣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