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信息審查行政法庭(Information Review Tribunal)最近作出裁決,要求「信息專員辦公室」(Information Commissioner Office,ICO)主管德罕(Elizabeth Denham),針對她支持倫敦大學不公開蔡英文論文主考官(口試委員)身份的立場,必須在3月16日之前作出解釋,使追尋真相的人們重見一線曙光。
[embedded content]
影音來源:記者丁曙
曾經幾度向本報投書「蔡總統論文讀後感」的徐永泰博士25日接受本報專訪指出,蔡英文博士論文爭議並未止息,追求真相的人們從未放棄,英國行政法庭的這項裁決,是探究蔡英文論文門的向前的一個階段性進展。以下是採訪問答。
問:英國信息審查法庭裁決,要求英國信息專員伊麗莎白.德罕(Elizabeth Denham),對她支持倫敦大學不公開兩位論文主考官身份的立場限期作出解釋。這項裁決有什麼意義?
徐永泰:信息專員德罕此前支持倫敦大學不願公佈有關口試考官的名字,導致此事走上信息行政法庭訴訟。由於原先法院以限於資源僅為英國公民服務為由,因此解決信息自由的訴求技術性被推遲。現在行政法庭判決,任何非英籍人都可以依據英國資訊自由法,要求相關單位公開人民追求真相的資訊。因此,美國獨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ICO 督促倫敦大學公開「蔡英文博士論文主考官姓名」,不再受限於「領土管轄權」,有權利可以繼續追問。
而英國行政法庭的裁決,要求政府資訊管理部門ICO,對於不公開蔡英文的論文主考官的理由說清楚講明白,其意義在於保障民眾享有的知情權,以及政府機構作業,涉及到公共利益應當透明化。
問:如果法庭採信了德罕的解釋,是否意味著此案結束?如果法庭不接受她的解釋,又會裁決怎麼做?
徐永泰:並沒有結束。ICO是一個英國政府的處理資訊的機構,秉持兩項原則:涉及公共利益的資訊必須透明化,涉及個人隱私的資訊不公開。一般人認為蔡英文女士是中華民國總統,她取得學位的過程是否牽涉到誠信問題則是公共利益,而非個人隱私,所以連美國人的追查權利都有保障。
德罕原來支持倫敦大學,這一次面對法庭的裁決應該會很謹慎:她也許會繼續引經據典支持倫敦大學的論點,但也許也會要求倫敦大學提供相關資料,再由她回應法庭。但是,程序上倫敦大學還沒有到直接上法庭應訴的時候。如果有人仍不服ICO的任何裁決,可以向行政法庭上訴。行政訴訟還有一審二審。
問:倫敦大學表示蔡英文論文考試的主考官是誰,涉及蔡英文隱私權,不能透露。是否所有博士論文主考官身份都必須保密,或只有蔡英文博士論文考官例外?
徐永泰:現在一般大學考學位,口試主考官的姓名在相關學校科系的記錄裡都可以查到或看到。但是對學生的考評分數和評語則屬於個人隱私, 不會公開,避免可能發生的利益衝突和影響。因為倫敦大學不願意回應學界的質疑,所以才會有美國記者不厭其煩地上訴到ICO,和再上訴到行政法庭。這說明了愈是不讓大家知道真相,大家愈是猜疑。事件變得這麼複雜,解鈴還需繫鈴人,只要授權學校給大家知道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法律糾紛了。所以源頭還是在蔡英文本人。
問:根據總統府記者招待會中出示的學生記錄表,蔡英文在倫敦政經學院只註冊了兩年,到底需要多久時間能夠拿下博士學位?
徐永泰:那份學生記錄如何取到和內容,有很多疑點。該學院法律系曾經答覆詢問者,說沒有蔡英文的博士畢業資料。這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的說法抵觸。我個人認為,如果只用僅僅兩年時間,通常不可能取得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以我個人和在英國學習的經驗為例,在牛津大學前後讀了七年才取得經濟史博士學位。所以有人問,蔡英文在1983年10月16日參加的考試,究竟是博士生資格(D.Phil probational student Transfer) , 還是最終博士學位(D, Phil Viva)的考試?目前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問:網上流傳一段視頻,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一群青年朋友說,倫敦政經學院(LSE)主考官聽了她的論文答辯後討論很久,到底要授於她一個博士學位還是兩個學位,最終給了她1.5個博士學位。大學有1.5 個博士這樣的學位嗎?
徐永泰:無論是學士,碩士還是博士,學術界裡不會有任何科系會頒1.5個學位的。這則蔡英文與學生互動的視頻流傳很廣,蔡英文親口說她的導師也在口試委員會裡。事實上倫敦大學,和其他的學校如牛津劍橋一樣有規定,考生的導師必須避嫌,不能出現在口試現場。
蔡英文還說,她的主考官裡有一位法律學教授和一位經濟學教授。法律教授讚揚她的經濟學部分寫得好,而經濟學教授又說她的法律學部分寫得好。我認為在論文答辯會上,主考官只會對論文中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部分發表意見,不會對非本人專業的部分作出評價。
問:2019年6月蔡英文的論文提交給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婦女圖書館(Women’s Library),這篇論文是由學校還是由蔡英文本人交給婦女圖書館收藏?
徐永泰:按照規定,倫敦政經學院存放博士論文主要有三個地方,Senate House Library(法學總圖書館),IALS(進階法律學圖書館),和 LSE Main Library (本科生研究生總圖書館)。而不應該是被政經學院主圖書館(LSE Main Library)託管的婦女圖書館(Women’s Library)。三個正常收錄博士論文的圖書館都曾經宣稱,館內沒有蔡英文的論文登錄記錄或論文實體版本。所以,蔡英文的論文怎麼在畢業35年以後去了婦女文物收藏圖書館(Women’s Library),具體細節交代不清楚,政經學院也沒有回答。
問:博士論文門曾是2020台灣大選的一個議題。現在大選早已結束,蔡英文也無連任壓力,持續追蹤論文真相有何現實意義?
徐永泰:的確,政治歸政治,學術歸學術。當總統有沒有博士學位不重要,因為那不是必要條件,很多總統都沒有博士學位。但是,你不能沒有博士學位而說自己拿到1.5個博士學位,並且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在學界十多年,一路晉升,青雲直上。作為一個政治人物,要講誠信,並且接受人民的檢驗。如果真的沒有博士學位,也可以向人民坦誠交代,人民會諒解的。實在沒有必要繼續掩飾,並且對真相追蹤者施壓提告,浪費太多社會資源。我期許真相早日大白,也留給學術界一片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