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國有關機構和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成立一間合資企業,以推動數碼人民幣在跨境支付中使用,成為人民幣步向國際化一個新里程。雖然其所能產生的效果尚難作定論,但倫敦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高德曼最近一篇題為《數碼人民幣有可能打敗美國》的文章,認為這間合資企業的成立,可能預示美元作為跨境交易主要媒介的地位走向終結,並預示世界其他國家向美國提供逾20萬億美元低息貸款的局面走向終結。

人幣勢崛起取而代之

  文章指出,美國現時預算赤字接近其國內生產總值五分之一,主要因為世界其他國家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和交易餘額相當於美國一整年國內生產總值,而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在2030年前還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當人民幣獲得與其經濟地位相稱的世界地位時,美元將像早前英鎊一樣,失去其作為儲備貨幣地位,美國將要學會量入為出,意味依賴大量外國信貸的美國經濟,將面臨一次痛苦調整。

  高德曼強調,數碼貨幣有望大幅降低國際貿易融資的交易成本,同時提高交易安全性,區塊鏈技術使追蹤貨物去向成為可能,並能實現準時交貨以及準時付款。現時人民幣在SWIFT交易中僅佔2%左右份額,中國還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使人民幣成為一種可行的國際儲備工具。儘管區塊鏈技術帶來很多潛在優勢,但數碼人民幣仍然是一個試驗,僅限於少數中國消費者。

  文章表示,中國不需要儲備貨幣帶來的優勢,即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大量低息貸款,因為中國正試圖降低金融系統中的槓桿,儲備貨幣意味可以獲得更多槓桿,而SWIFT與中國有關機構成立的新合資企業進行的研究可能產生一個後果,那就是推翻已經盛行兩個多世紀的儲備貨幣體系。在這個儲備貨幣體系成立之初,英鎊成為獲得全球青睞的儲備工具,英倫銀行則成為世界央行,今後5至10年美國或將醒悟過來,發現它對世界其他國家相當依賴,以及擺脫這種依賴需要付出甚麼代價。

黃惠德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