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
緬甸軍方挑戰拜登 大力押注中國
【彭博】– 緬甸的將軍們周一發動政變,早早就令美國總統喬·拜登在亞洲抵制中國威權主義模式的努力面臨考驗。今年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該國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因對羅興亞人的鎮壓面臨種族滅絕指控並遭到美國和英國制裁。與此同時,北京向他表示尊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個月會晤這位64歲的將軍時稱贊兩國的「胞波」情誼,還贊賞緬軍以民族振興為己任。「雖然政變無疑會有成本,但軍方顯然認為是可以負擔的,」《巨龍的陰影下:中國世紀的東南亞》一書的作者Sebastian Strangio說,「東南亞最近發生的事件表明,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和西方民主的退後,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再具有在該地區制定規範性議程的道德權威或經濟及政治手段了。」美國對抗中國崛起的戰略關鍵是,集結亞洲民主國家支持和北京一黨專制不同的「自由開放」地區。然而在川普的總統任內,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的民主倡導者喪失失去了地位,川普自己的推翻美國大選結果的努力也促使了支持他的暴民席捲國會大廈並造成傷亡。儘管遭罷黜的緬甸領導人昂山素季因捍衛軍隊針對羅興亞人的行動而導致自己的民主形象受到打擊,她仍然在美國國會中擁有重要盟友。與其他主要領導人一起被扣留的昂山素季發表聲明,呼籲該國5500萬人民反對重返「軍事獨裁統治」。拜登在制定應對措施時面臨兩難境地,即如何在不傷害廣大人民的情況下懲罰緬甸的軍方將領。白宮威脅說,如果軍方不改弦更張,美國將採取行動。民主黨參議員、即將上任的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Bob Menendez呼籲對緬甸軍方領導人實行「嚴格的經濟制裁」。中國反應平淡。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緬甸是「友好鄰邦」,並敦促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截至去年年底,中國是緬甸的第二大投資國,僅次於新加坡,獲批金額為215億美元。中國占緬甸貿易總額的約三分之一,是美國的10倍以上。儘管如此,中國仍會謹慎行事,避免做任何可能會疏遠昂山素季支持者的事情。王毅上個月訪問期間會見了昂山素季,並談到了兩國如何加強協調合作。原文標題Myanmar’s Army Chief Challenges Biden, and Bets Big on China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