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引爆金融製造業「走佬潮」 疫下前景灰暗

英國政府公然違背承諾,一意孤行推進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政策,從1月31日開始,准許合資格BNO持有者申請特別簽證在英國居留。自從英國決定脫歐以來,不少金融業和製造業相繼撤出,就業機會大減,加上英國政府抗疫失敗,確診宗數和死亡人數冠絕全歐洲,單是去年就有多達130萬名新移民撤出英國,被形容「史無前例的大逃亡」。英國真是值得移民的地方?至少對於已經在英國的移民而言,答案是否定的。

移民撤離覓發展:工種少排外潮 疫情僅導火線

英國半官方智庫「卓越經濟統計中心」(ESCoE)兩周前發表報告,指出在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間,總共有多達130萬名海外出生人口搬離英國,當中尤以逃離倫敦的人數最多,達70萬之高,相當於當地總人口的8%。報告指出,英國在疫情下很多依賴外勞的工種職位大減,包括酒店業、飲食業、製造業及建造業等,很多移民或外勞與其失業,索性回到家鄉或到歐洲其他地方另覓發展。

不過對很多移民而言,疫情只是促使他們離開英國的導火線,長遠的決定因素還是脫歐問題。不少移民看到過去幾年間,英國因為脫歐爭議而出現排外潮,加上圍繞脫歐的政治亂局,對英國前景失去信心,當中尤以來自歐洲的移民感受最強烈。

英國獵頭公司Adecco與YouGov最新調查亦發現,多達40%倫敦居民考慮移居歐洲,比率遠高於2018年同類調查的18%,顯示英國脫歐後,倫敦對於一些移民能力較高的人而言,吸引力已大減。Adecco指出,雖然英國最終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亦搶先開打新冠疫苗,但英國仍然面對非常不明朗的前景,促使愈來愈多年輕人離開倫敦以至英國,尋找新機會,長遠將導致英國面臨人才荒,打擊當地經濟復甦。

外商投資跌至負值:科企撤往紐約 證券地位衰落

英國脫歐後經濟前景嚴重惡化,不少外資都敬而遠之,聯合國貿易及發展論壇(UNCTAD)最新發表報告,指出英國去年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錄得負增長,由前年的450億美元(約3,489億港元)降至負13億美元(約101億港元),跌幅超過100%,是全球表現最差的經濟體。在同一報告中,中國則被列為最大外資流入國,全年FDI流入增加4%至1,630億美元(約1.26萬億港元)。

英國不但對外資失去吸引力,就連本國企業也不再將當地視為發展好地方。有消息傳出,兩家新興的高科技企業,正計劃捨棄倫敦,尋求到紐約上市,包括研發癌症藥物的Immunocore,以及專營機械自動化程序的Blue Prism。Blue Prism管理層直言,英國股票市場太小,流動性太高,且投資者對於高科技缺乏認識。

自從英國脫歐後,每日都有多達80億美元(約620億港元)的歐洲企業股票成交額,由倫敦證交所轉到巴黎或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所,標誌倫敦作為歐洲證券交易中心的角色正在衰落。

金融中心地位不保:流失七千職位 歐盟虎視眈眈

不少港人移民英國,都以為可以在金融業發達的倫敦「大展拳腳」,但事實上自英國脫歐後,倫敦金融業在歐洲的優勢已經逐漸消失,不少金融機構都遷往歐洲,令倫敦金融業職位大減,英倫銀行行長貝里早前便透露,英國金融業因脫歐已流失5,000至7,000個職位。

倫敦雖然長年是歐洲金融中心,然而脫歐後,英國與歐洲金融監管規例「分家」,以倫敦為總部的金融機構無法再像過往自由在歐洲做生意,不少歐洲國家乘機出手,招攬跨國金融機構回到歐洲落戶。

金融業是英國一大經濟支柱,佔全國約7%生產力,歐盟更佔當地金融業40%出口量。不過英歐磋商貿易協議時,一直未觸及金融業,英國更未能成功爭取歐盟就對等監管條款讓步,令英國金融業競爭力在脫歐後大減。

90萬中小企臨倒閉:靠保就業吊命 青年最先炒魷

英國自從今年元旦日起正式脫離歐盟,不少中小企出口貨品到歐洲時,不能再享有過往簡易通關的待遇,加上疫情下持續封城,不少中小企都感到生意難做。最新一項研究便估計,隨?英國政府的疫情保就業補助金在4月完結,英國將有多達90萬間中小企面臨倒閉或停業危機,恐會流失250萬個職位。

英國日前公布去年9月至11月失業率,由4.9%升至5%,創2016年以來新高,25歲至34歲年齡組別中,每1,000人就有16.2人在期內被裁員或解僱,按年急升4倍,高過所有年齡組別。自疫情爆發以來,英國職位數量減少了82.8萬個,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由於這個數字還未計算因為保就業補助而處於無薪假狀態的職位,一旦相關補助結束,企業又無法繼續維持時,失業率勢必爆升。

讀文匯報PDF版面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