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陳家俊(倫敦) 記者 彭靜怡(香港)
【系列之七.完】
香港經歷幾代移英潮,各有不同背景。1973年移居英國的林懷燿說,第一波移民潮於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出現,當時不少新界農民因香港社會轉型無以為生,他們大多是原居民,有英國及殖民地公民(Citizen of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 CUKC)身分,故不少男丁移居英國從事洗衣、飲食業,掙錢寄回香港養家。
至1970年代初,英國的入境法案引入「土生土長」(patriality)概念,收緊居留權限制,不少原本以CUKC身分移英的人遂帶同妻兒到英國生活。林憶述,當年這批華人移民大多不懂英語,與主流社會隔絕,亦引伸擠迫戶及家暴問題,他遂與一班朋友成立志願組織協助當地華人。
1989年六四事件後,以及1990年代的居英權計劃,都曾在港掀起移民潮,但林認為今次英國容許港人以BNO身分移民,想像中規模會較過往大。他說其任職的社區中心自去年7月起收到約30名在當地港人致電查詢,亦面見了10多人,當中有年輕個案情况特殊,要花20多個小時諮詢。中心經費有限,僅有數名兼職,在查詢量大增下,他們要用公餘時間處理個案。
稱歧視仍存在 籲有心理準備
在英國服務華人社區數十載,林懷燿最深刻是處理無數華人受歧視個案,他說:「華人飲食業好多時很隔離,時常受滋擾,報警求助警察又懶理,結果令破壞的人愈來愈猖狂。當有生命威脅,華人要還擊,結果對方報警,警察又會先告傷人那位,大大話話我處理過數百單。」他說即使英國社會近20年變得開明多元,但殖民主義根深柢固,準備移英的港人要有心理準備,歧視依然存在,今年初爆發新冠疫情便是一例,「今年4月有一名65歲華人,一日5次被本地青年指罵,最常聽到就是『Coronavirus, go home!(冠狀病毒,回家去!)』」。
建「香港城」互助無壞 但要與本地融合
對於有港人提議建構「香港城」,林懷燿認為此建議「無壞」,「若建構香港城是要凝聚社區力量、團結社會經驗,互相在生活上支持,初來報到人生路不熟,大家衣食住行有個照應,如果受到種族歧視、襲擊時,這個也是團聚點,否則只會捱打」。但他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香港城是要與本地社會結合,很多地方的唐人街是一個隔絕,好像有自己地頭,不會說英語,除了你買東西時(才說英語),不太了解英國社會環境及生態;例如疫情下英國出現很多窮人食都無得食,華人餐館有沒有融入社會幫助這群人呢?」他寄語打算移英的港人,要融入英國社會成為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