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也不是壞事,我從善如流地配合

去年九月我來到倫敦,開始疫情下的留學生活。考量地點、屋況和價位,選擇了一個和房東太太合住的公寓。房東太太是中年法國女性,在英國住了二十年,她的租屋廣告特別提到,希望房客是「認真看待防疫」的人。

身為防疫優等生台灣的好公民,我帶了夠用一年的口罩,行李箱還塞了一大罐酒精跟各式各樣的乾洗手。工具齊全之外,我自認是超級病毒絕緣體:百分之百的室內派,還附加邊緣人屬性,社交能力低落,完全不會去酒吧、夜店。綜觀以上,我想自己在防疫方面不只合格,還超過一百分。

殊不知,我差得遠了!

入住沒幾天,房東太太就義正辭嚴地告訴我,為了不要帶進任何病毒,我應該要用手肘開門,進門後,在我的手掌碰到任何東西——包含門鎖——之前,要先去廁所用洗手乳洗手,帶回來的所有東西也都要用濕紙巾擦過。細節多得有些驚人,不過小心也不是壞事,我從善如流地配合。

沒想到隔了幾天,我洗手後,房東太太突然從房間探頭出來,問:「妳知道洗手要洗二十秒才有效嗎?」她還補上一句:「差不多是唱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喔!」感謝她提醒的同時,我心裡卻也不禁有些不舒服——她剛剛在房間裡數我洗手的秒數嗎?

沒事,小事而已,我安慰自己。之後每次洗手,我都把水開到最大,在心裡從一數到二十,讓房東太太聽到我的誠意。

可惜其他家戶一定沒我們那麼小心。英國單日確診人數的成長速度,就像春天雨後的竹筍。隨著疫情增溫,英國政府只能不斷祭出新規範,細節多到讓人記不清,而房東太太則自發性成為了執行政策的小尖兵。

她看著我,露出「妳懂吧」的眼神

有次我和幾個朋友聚餐,隔天在家裡煮飯時,她突然跑來,面色凝重地說:「妳知道妳不能那樣做嗎?」我困惑:「什麼?」她說:「妳不能跟住不同地方的人吃飯。」

撇開「她為什麼會知道我是去聚餐」的疑惑,我其實搞不懂她在說什麼。弄了半天,才知道原來那時按照規定,我們已經不能跟「住不同地方的人」同桌吃飯。不論這個規定本身有多蠢,也不論昨天餐廳那麼多桌,怎麼可能每一桌都是一家人,規定就是規定,我對房東太太的提醒好好道了謝,也保證我下次會查清楚規範。

十一月後,英國正式封城,非日常必須的商店都得歇業,餐廳也只能外帶,不過大家還是可以跟一個住不同地方的人在戶外見面。一天,我作業寫得煩了,就跟朋友約去公園散步。出門前,我特別至政府的官方網站再三查證,確認這是符合規定的。

下午四點出門,七點多回到家時,房東太太正在廚房煮飯,我和她打招呼,立刻去洗手二十秒,正以為將闖關成功⋯⋯她忽然問:「去上課?」「我去散步。」「散步三小時?」

我再次有被偷偷觀察的不舒服感--她竟然數算著我出門幾小時?不過,至少這次我是有備而來的。「我跟一個朋友在戶外散步,這符合規定。」我非常篤定地說。「我上政府的網站查過了。」

「喔好吧。」她無話可說,我正放鬆下來,準備回房間⋯⋯房東太太繼續說:「我有一個親戚,他也只跟一個人見面,有戴口罩,而且還有遵守社交距離,但他還是確診了。」

她看著我,露出「妳懂吧」的眼神。看來,我離房東太太的及格標準,真的還差得遠了!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