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傳媒寒冬,包括《蘋果》被搜、港台受壓、有線裁員、大量新聞工作者凍薪減薪放無薪假等,或多或少屬意料中事,不再多談了,反而自媒體紛紛華麗轉身,逆市大豐收,似乎更有參考價值。

香港每一次的政治風暴,都會觸發一個網絡上的流量巨浪,從而為網絡帶來變革。去年「反送中」示威掀動全城情緒,媒體(包括自媒體)只要乘着這個流量巨浪,作出政治表態,或者扮演固定的角色(例如現場直播),就可輕易獲取巨大流量,包括網站瀏覽量、YouTube觀看次數,或者facebook互動數等,這跟2014年雨傘運動時的情况如出一轍。

「反送中」跟「雨傘」不同的是,「雨傘」後誕生的新媒體,包括立場新聞、傳真社、端傳媒等,都算是具有規模的媒體,有記者有編輯有老總;「反送中」後催生的自媒體,卻很多是業餘、零散,甚至是一人KOL,蟻多摟死象。這場自媒體旋風颳起了一場課金熱,持續至今,愈來愈多人躍躍欲試。

現在每天都有人開Patreon向讀者徵費,參加者由自媒體、到KOL、到政客和學者,再到跟政治無關的財經和娛樂帳號。回想2013年WhatsApp宣布收取約1美元年費已弄致滿城風雨,今時今日大家對虛擬產品價值的看法,已經翻開新一頁。

資訊收費方法愈來愈多

隨着收費平台推陳出新,要玩資訊收費,方法會愈來愈多。香港已經有財經KOL賣飛,在Zoom開講座,大收旺場;在外國,Patreon其實主要用來聽Podcast,想訂閱Newsletter(通訊)看文字,很多人選擇用Substack;另外看遊戲直播有Twitch、看名人有Cameo、看成人內容有OnlyFans。

當不少香港媒體還在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上摸索,收費自媒體平台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在全球湧現,香港這一波Patreon熱可能只是熱身。以前我們喜歡說,facebook過時了,現在流行玩IG,然後又說IG也過時了,現在玩抖音。這種一物取代一物的說法,或許才是真正過時。課金的時代到了,香港人沒有選票,勝在還有錢。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陳帆川]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