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耀廷撰文提倡港人「帶着使命離開」,《人民日報》馬上表示「離港者沒有好下場」,盡顯氣急敗壞之色。
人民日報:戴耀廷「流散香港」的陰謀絕不會得逞(新浪網)
猶記得在過去一年,親政府及建制派陣營常有一句說話掛在口邊:「如不喜歡,大可離開!」結果在港區國安法出台後,各國政府紛紛拋出逃生艇方案,也導致愈來愈多香港人以腳投票,反映對香港政府的不信任。
不同數據也顯示這一波將是規模甚大的移民潮,單以英國為例,內政部預計頭三年會有半百萬人參與BNO5+1計劃,英國港僑協會則認為單頭兩年就有逾六十萬人移居英國;同時亦有不少人打算移民加拿大、澳洲、美國、台灣等地,不少人就算面對歐美疫情、工作前景不穩定,也決定帶同子女離開香港,最終數目暫時難以預料,不過資金人才的流失,卻已幾成定局。
或許是往績之故,戴耀廷的「帶着使命離開論」明顯觸動北京神經,儘管「留島不留人」、「大換血」是未來的大方向,但一時之間若有數十萬人離港出走,北京在國際顏面何存?
思想家 Albert Hirschman在《叛離、抗議與忠誠》(Exit, Voice and Loyalty)中,曾經指出過,當市民對國家的運作感到不滿時,或會直接離開,或會留在制度中發聲抗議,期待改進,一般而言,組織或國家為維持成員忠誠度,就會因應抗議而作出改善。在Albert Hirschman眼中如果選擇發聲,也就是對該地方有忠誠的表現,過去一年香港市民為這土地發聲不絕,就是最佳例子。
可惜面對廣大市民對於香港的忠誠及熱愛,北京不但無動於衷,更是諉過於人,永遠只是指責戴耀廷、黎智英、非建制派議員、外國勢力等等,號稱泱泱大國,卻連最基本的自省能力也欠奉,貽笑大方。
如今,香港政府對移民或離境者更是諸多阻撓,例如入境處的無理擴權、對提取強積金的諸多阻撓等,愈多的小動作,愈是反映政權內心的恐懼。
如果北京仍然深信目前的管治手法可以做到長治久安,或者盲信「大亂之後必有大治」,未免有點過於天真。
鄧小平說過:「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也能做到,而且比英國人做得更好。」將香港由璀璨奪目的東方之珠,改造成今天美國國務卿龐貝奧口中的東柏林──英國人辦不到的事,中國人卻做到了,當真是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