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系列 英國落腳篇】
火逼金行,大利西方,港人移民,首選Britain,去年浸會大學繙譯、傳譯及跨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楊慧儀跑上〈蘋人誌〉,探討身份認同,香港人是不是漢人等等,事情發展太快,今時今日大家用身體表示誠實,用腳表決不信任動議。
楊教授早年負笈英倫,又嫁了個當地出生的愛爾蘭人,英國任我行,記者請這位英國大嫂點出明路,她遙指西邊威爾斯及北方蘇格蘭,但又溫馨提示,要是蘇格蘭脫離英國,BNO地位未明,「現在未有蛛絲馬迹,但脫歐後蘇格蘭一定走,我覺得沒有懸念。」她斷言蘇格蘭即使獨立也不會趕走港人或凍結資產,至於某英資銀行怎做得出此事,大家有機會要請教Winter-Sex Wong。
撰文:黃啟發
移民潮下,天國的階梯不及英國的雞批,然而港人居英彷彿不住倫敦非好漢,須知道大不列顛帝國首都無處不貴,楊慧儀說:「我覺得不是人人需要住倫敦,你不需要這麼大的城市,正如不是人人需要住紐約。」若你使得鬼推磨,根本用不着行情資訊,盤川不多則可以考慮伯明翰、曼徹斯特、利物浦、列斯,後者尤其是好地方,「你去這些二線城市便宜很多,但城市的size夠你生活,老實講香港也沒倫敦大。」
數英國罪惡城,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總是上榜,訪問翌日12月11號該市有人死於三名17歲男女刀下,今年9月更有兇徒見人就捅,一死七傷,另外5月肯特郡爆出亂石擲死人,試問怎住得過?楊教授指所有大城市都有地區治安較差,「這是特殊事件,既然上了新聞,代表他們很震撼,震撼代表少見,我們不需要覺得整個城市都是這樣。」
住在城市不如住近城市
倫敦一路向西就是巴斯,彭定康在此做過議員,楊慧儀說:「香港人好鍾意去Bath旅行,其實Bath的樓不貴,但生活好貴,買個包都貴過人。」再往西走到了布里斯托,「好少人去Bristol,其實是很好的城市,與曼徹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相比好像高尚一點。」巴斯、布里斯托、劍橋貴得嚇人,她認為住在城市不如住近城市,例如她喜歡小鎮Saffron Walden,駕車20分鐘便到劍橋。
「譬如我很大機會搬去Cotswolds,駕車20分鐘去到Cheltenham,一個不小的城市,一、兩個鐘去到Oxford(牛津)。」英國學校處處,不愁教育,「你可以買一間較大的房子,有客房,朋友來住三日,你又去朋友家中住幾日,這些郊區可能是退休香港人可以考慮的地方。」Cornwall、Lake District、Peak District,以及她在英國的老家Leigh-on-sea也是理想退休地點,「我家鄰近火車站,搭40分鐘火車去到倫敦,近過屯門出中環。」住在郊外要問清楚地產經紀Wifi速度,大家不想在港收監,沒道理去到英國坐牢。
布里斯托以西就是威爾斯,首府卡迪夫Cardiff純樸友善,她又建議北方路線,「如果你想平,英國一定越北越平,而避開矜貴城市,例如York(約克)是貴的。」記者查過全英治安最好,物價最低之地,果然北方城市紐卡素名列前茅,但當地人的英語比崔世安的普通話更難理解,不信請看Ken Loach執導的電影。說到便宜,楊慧儀勸大家去墟市及Poundland(食物雜貨一鎊一件,等於10蚊店)找平貨,英國電費貴,住所樓底高需要更多暖氣,也要留意各地Council Tax稅率不同。
蘇格蘭的殖民情意結
英格蘭不大,從南到北不過三小時火車,再往上走便是蘇格蘭,大城市格拉斯哥正是「總有地區治安較差」,首府愛丁堡則又靚又正。蘇格蘭社會制約比英格蘭更公平,貧富懸殊較不嚴重,再說蘇格蘭本身也是殖民地,大抵體諒我等難民,「我覺得蘇格蘭人對香港人有好感,因為很多港督是蘇格蘭人 (莊士頓、柏立基、麥理浩、衞奕信),渣甸都是蘇格蘭人(創辦人William Jardine、James Matheson)。早期去殖民地的很多都是蘇格蘭人,他們與殖民地感情的關係,我覺得至今仍然存在,可能他們阿爺是甚麼督,或者去過香港做事,對他們來說是好威的事。」
英國鄉郊農家很有氣派, 住country house,穿Wellington boots,不是元朗西瓜祥,但也不大習慣外國人面孔,難免眼望望,排外則不至於,只怕香港人歧視自己,楊教授傳授心法:「香港人移民英國,有幾件事要很注意,我們千萬不要做我們最憎的移民所做的事,例如說話不要大聲,你去到傳統tea room,全場真的可以鴉雀無聲,香港人不是很習慣。」縱沒武漢巨獻,排隊也要保持前後距離,「你在超級市場買東西,即使排着很長的隊,收銀員還是會和熟客傾偈,你不能藐他,你會被所有人藐,變得立即難受。」
香港人生活節奏快絕全球,別期望人家迎合閣下,她說:「譬如安裝Wifi,搞完又搞搞幾日,是正常的;你要打很多個電話才處理到一件事,是正常的;去郵局交費排長龍,那人仍然慢條斯理,是正常的,這些你要習慣。」英國人像極了日本人,排隊亦然,含蓄亦然,「英國人很有趣,他不太覺得很有需要表達看法,他的看法是他的事,他也不是很有興趣知道你點睇。對他來說,將自己的自我、性格拿出來是一件很沒禮貌的事。很多事情我在香港、中國會立即反應出來,去到英國我要提醒自己不要有反應,內動好了。」
禮貌是社交潤滑劑
香港中小學的校服制度源於英倫,在於隱藏性格,「英國人好nice,但這個nice不是性格,是社會規則,這是否代表他虛偽?絕對不是,他的性格、真的一面我也沒興趣知。他的nice、禮貌其實是社交潤滑劑,也是社會運作的KY,大家都搽了KY,所以很多事能運作。」人與人之間豈不疏離?「他們的人文關懷有些路數很清楚,譬如你要打入英國人的心,是從他的寵物開始,你去到別人家中,你不讚他老婆、細路不打緊,但你一定要讚他隻狗。狗撲過來,你千萬不要退縮,其實牠不會咬你,即使咬你,你都要甘心命抵被英國人的狗咬,說:『隻狗真活潑!』」
早前快必跟記者說,酒過三巡真話就來,英國人是真正撚狗的民族,摸得兩摸就見真心,「或者是貓,你千萬不要嫌棄貓毛,要說:『貓毛真溫暖!』對他們來說,對動物的關懷比較顯示你的人格,對他的寵物打開你的心,就是對他打開你的心,這是社會默契。」楊慧儀說:「譬如你追女仔,對方有隻狗、有隻貓,你告訴她:『我對動物毛敏感!』你一定唔會追到個女仔,你唔使旨意女朋友或男朋友揀你唔揀寵物,你諗都唔使諗!」
英國人冷,可能因為天氣濕冷,經過漫漫寒冬,年頭很多人抑鬱症發作,「我知道很多香港人拿BNO去英國是我這些年紀(她行年51),已經退休,可以考慮聖誕後1月、2月出去旅行,離開英國,例如土耳其很好玩,我覺得這樣保護BNO人士精神健康可能有用。」請注意,用BNO申請永久居留,之前任何12個月內不得離開英國超過180日,申請入籍前五年內不得離境超過450日,最後一年不得離境超過90日。
離散下建構香港主義
失星當值,大利北方,記者問楊教授是否勸港人離開,她只說歷史上很多地方經歷創傷後,教育等的社會結構受破壞,重建一刻來臨時,海外同胞的力量很關鍵。香港人境況像猶太人嗎?她指猶太人有宗教維繫,我們倚仗價值觀,「香港人在離散(diaspora)的狀態下如何保存我們的身份認同?我們沒有宗教,就要彰顯我們的核心價值,今次運動逼我們面對我們認為的核心價值,就是法治、社會公義、自由,原來自由如此重要,令很大部分香港人不顧一切。」
香港人如何在離散之下,在不同地方繼續強調這種核心價值,正是課題,「將來香港這個詞不再是一個地方,是一個價值觀,叫做香港。我們將香港變成香港主義,可能是一種社會哲學、政治哲學思想,我們稱之為Hongkongism,然後變成可以轉化的一種身份認同,一代一代傳下去,將來香港人可否不是香港來的人,世上高舉香港主義的人我們就叫他做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