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事務律師紀律審裁處(Solicitors Disciplinary Tribunal, SDT)一連五日召開聆訊,調查擁有英國律師資格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 2017 年一個集會上公然表示,對其政治對手「殺無赦」,有關言論涉及專業不當。律師紀律審裁處在香港時間 18 日(周五)晚上裁定,有關何的投訴不成立。何君堯馬上在 FB 發文,稱自己大獲全勝,「公義是不會缺席的」。

SDT 回覆《立場》查詢,指審裁法庭已駁回對何君堯的指控,因此他在英國律師資格冊上的身分將不受影響(unaffected),詳細判決書約在 7 週後公布。在英國律師管理局(Solicitors Regulation Authority, SRA)官方網站,仍可找到何君堯(Kwan Yiu Ho)身分為事務律師(Solicitor)。

根據 SRA 向紀律審裁處提交的起訴書指,何君堯被指控於 2017 年 9 月 17 日的「革走戴耀廷吶喊大會」上,公然發表「具有意味著殺害政治對手含義」的言論,其後兩日再在 Facebook 發文重提有關字眼,認為何的行為足以被視為煽動暴力,及有能力構成犯罪。

何君堯 18 日晚上在 FB 發文,上載正在為紀念品簽名的照片,指英國紀律聆訊案件已經結束,稱自己「大獲全勝」,暗示其律師資格獲得保留。他又多謝支持者,指「公義是不會缺席的」。

大獲全勝 讓我告訴大家知,英國紀律聆訊案件已經結束,我大獲全勝!多謝各位河粉一直以來給我的支持,公義是不會缺席的。

Posted by 何君堯 (Junius Ho Kwan Yiu) on Friday, December 18, 2020

基督教學者梁燕城曾作供 稱「殺無赦」非指殺人

根據律師紀律審裁處網站資料,有關投訴何君堯的紀律聆訊一連 5 日以視像形式舉行,曾傳召包括何君堯本人在內的不同證人作供。

其中,在 17 日的聆訊中,本港基督教學者梁燕城以代表答辯人的「證人」(respondent witness)身份作供,他向委員解釋,「殺無赦」在廣東話語義中「並不是字面上(literally)去殺人的意思,這個詞匯今天可解作運用法律手段去懲罰某人」。

當委員問從何得出該結論,梁指曾與「身邊的普通香港人交流」相關詞匯的意思,但未能提供與這些對象的對話紀錄等資料,僅稱只是用作參考,結論仍是以個人觀點出發。梁燕城又指,自己沒有出席涉事的集會,只看過集會錄像。

何君堯及屏山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曾樹和等人,曾於 2017 年 9 月在「革走戴耀廷吶喊大會」上發言,曾樹和當時大喊港獨者應「殺」,其後何君堯附和「無赦」,更指「啲人(港獨份子)唔殺咗佢做乜」,引發大批市民報案。本港警方經過 7 個月調查,稱認為案件證據不足,不會對任何人提出檢控。

英國事務律師紀律審裁處(SDT)是根據當地《律師法》組成,並獨立運作的法定法庭,對涉嫌違紀律師進行裁決,大部分訴訟由英國律師管理局(SRA)提出,同時亦接納由公眾提出的訴訟。審裁委員會通常由兩名律師、一名公眾人士組成,並由主事官(The Master of the Rolls)作出任命。

何君堯去年在元朗 721 事件中,被拍攝到與白衣人握手,令外界譁言,多名英國政界人士包括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 (Luke de Pulford),促成其母校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褫奪其名譽博士學位;同時律師管理局亦接獲投訴,指何君堯涉違反管理局專業標準或要求,當局展開調查。至今年 9 月,裴倫德在 Twitter 發文指,當居會就是否將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從英國律師名冊中除名排期聆訊,當時他形容是對於香港的一點好消息。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