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英國再次變天。英國保守黨選出了外交大臣特拉斯 (Liz Truss),成為接替強生的新首相。2016年脫歐公投後,短短6年間,英國已歷經了4任首相。

特拉斯也是繼柴契爾夫人和梅伊之後,英國的第三位女性首相。因此,市場又有些期待新一代「鐵娘子」能否再為英國解決迫在眉睫的經濟危機。

舊鐵娘子留給新鐵娘子的困局

跟柴契爾夫人一樣,特拉斯上任就面對英國史上最困難的經濟局面。當年,柴契爾在景氣蕭條和英國政府負債累累下,大力減稅,把水、電等國有企業私有化、削減福利開支等,銳意減輕英國政府的負債和資產,最終使80年代英國經濟從低谷中復甦,成為一時佳話。

然而,柴契爾解決了當年英國的問題,卻埋下了現任「鐵娘子」特拉斯的巨大難題,而這個難題,相信連柴契爾死而復生也未必應付得了。

電費1年漲8成,明年再漲1倍

在歐美持續以經濟制裁對抗俄羅斯之際,俄羅斯在8月底正式宣佈關閉德國天然氣管線「北溪1號」,荷蘭TTF 10月天然氣期貨當天收盤上漲23%至256 歐元,比1年前高出約4倍。

由於天然氣命脈已經完全被俄羅斯把持,歐洲能源價格基本沒有下跌空間,而冬季即將來臨,根據估算,10月英國家庭每戶平均1年電費和天然氣價格將上漲80%至3,549 英鎊,預計2023年將上漲至 6,000英鎊。

能源價格危機也成為了過去兩個月選舉首相的關鍵話題,但實際上,特拉斯手上的牌並不多。

根據最新消息,特拉斯是以「舉債圈錢補貼」為主軸,實施超過1000億英鎊的計劃來凍結國內能源支出,其方法就是發行公債以融資借款1000億英鎊。

這個方法或可稍為減輕英國民眾負擔,但實際上,只是把民眾的負擔轉移至英國政府上。最終英國國內能源價格凍結,通膨或有所回落,但英國政府卻要為這筆巨額帳目買單。

1000億英鎊,幾乎等於英國應對疫情支出的三分之一,而當年疫情支出已使得英國政府財政陷入困境,這次的融資無疑只會雪上加霜,能維持多長時間更是未知數。

然而,對新「鐵娘子」特拉斯而言,英國可有的選擇根本不多,而背後原因,其實與柴契爾息息相關。

1980年代英國推動國有水電企業私有化,成為柴契爾當年的「德政」,卻成就今天的遺害。

今天的英國政府對能源費用無法調控,甚至在俄羅斯反制裁的情況下,相關企業仍繼續加價而非「共渡時艱」,實際上就是私有化公共業務的後果。

當年,柴契爾更銷售了英國石油公司中的政府股權,減少了當時的開支和負債,卻使得今天英國政府對能源企業完全沒有話語權,英國人的電費和天然氣費用倍增再倍增。

經濟難救,英鎊或跌破1.14關口

也許有人認為,面對俄羅斯能源制裁,歐美撤去因俄烏戰事而實施的制裁、和好不就好了?碰上政治問題,經濟制裁解決不了就收手,顯然並非歐美在目前政治形勢下可有的選擇。可怕的是,能源價格所導致的通膨危機,似乎並非「舉債圈錢補貼」就能解決。英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通膨率已達到10.1%,是40年來的高點,而這似乎並非只受能源價格所影響。

去年至今,因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和俄烏局勢惡化導致能源價格飆升,英國通膨實際上已持續上漲了10個月,能源、食品、大宗商品價格長期居高不下,英國其實已進入了「全面通膨」時代,並非只靠控制能源價格便能有效壓低通膨如此簡單。

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英國政府進一步舉債,英國央行又需要繼續升息壓抑通膨,能源價格凍結的時間又是未知數,疫後的經濟復甦已成難題,在企業經營環境更難下,經濟衰退或許已成為英國今年底至明年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即使市場仍預期9月英國央行還會升息,但這樣的經濟陰霾已使得英鎊難以逆轉頹勢,技術上看,英鎊正在跌向2020年疫情爆發的前低點,兌1美元的1.14關口已岌岌可危。

跌破2020年低點後,英鎊將創下1987年以來的新低,當年柴契爾夫人的經濟政策挽救英國於水深火熱中,卻埋下了今天的禍根;今日新「鐵娘子」特拉斯,又能否再次讓英國「起死回生」呢?外界拭目以待。

(文/FXTM富拓首席中文市場分析師楊傲正 )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