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1年9月25日】(作者:拾蓨)英國不產茶,但是英國人很熱衷於茶。平日里,待人接物、禮尚往來往往都離不開茶。在英國,茶不止是一種飲料,幾乎是一種文明。

茶葉從17世紀初由葡萄牙和荷蘭商人帶入英國。開始人們把它作為一種健康飲料。到了18世紀由於倫敦諸多咖啡店推倡,飲茶成為一種時尚。19世紀中葉,在英國上層社會中開始流行下午飲茶聚會的風氣。據說是當年第七代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因為該府習慣晚上8點進晚餐,每天下午4點安娜夫人就飢腸轆轆了。於是她讓廚房準備茶和一些麵包和糕點作為點心。慢慢地開始邀請一些朋友陪伴,漸漸地在上層社會中流傳開來,成了一種風氣。沿襲到今天,就是英國人著名的文化習俗–下午茶會。

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
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發明了下午茶(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隨着茶葉的流入和飲茶的普及,中國的茶具,主要是瓷器,也流入了英國。當時茶葉和瓷器都很昂貴,所以人們自然都很注重瓷器的精緻。今天如果您有幸參加英國式的下午茶會,你會注意到英國人的飲茶器皿都很考究。

下午茶瓷器
人們很注重瓷器的精緻(圖片來源:pixabay)

相比之下,英國人對茶葉的選擇就比較隨便。英國的茶葉來自世界各地,但最主要的來源還是印度亞大陸、非洲和中國。傳統上英國人習慣喝紅茶。紅茶是中國人的叫法,因為茶湯呈紅色。英國人叫黑茶(Black tea),因為茶葉呈黑色。英國人為什麼習慣喝紅茶呢?因為17世紀海運時日長,包裝工藝簡陋。新鮮的綠茶從廣州海關出海經過幾個月的海運顛簸到達倫敦入關,再好的綠茶也不新鮮了。而紅茶是經過發酵的茶葉,海運不會影響質量。所以歐洲茶商願意採購紅茶,英國人也就習慣喝紅茶。

紅茶
英國人習慣喝紅茶(圖片來源:pixabay)

“英格蘭式早餐茶”(English breakfast tea)是英國最普遍的一種紅茶。這是一種合成茶,一般有兩、三種紅茶混合而成。茶湯濃郁,飲用時一般摻牛奶和加糖。據說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一位蘇格蘭茶商,為了給他紐約的顧客們提供價廉物美的茶葉,挑選了兩、三種廉價的茶葉配製而成的。當今每個茶商幾乎都有自己獨制的“英格蘭式早餐茶”。當然,用料不一,口味各有千秋。

還有一種在英國廣受歡迎的紅茶,就是中國的“正山小種”,但在華人中卻名不見經傳。“正山小種”來自福建省武夷山區,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傳說明朝有一支軍隊偶然路過此地,當地茶農沒見過這麼多士兵,嚇得躲起來了。時值採茶季節,等到茶農回來,採好的茶葉都開始發酵了。為了減少損失,茶農們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松樹的枝葉來熏制茶葉。結果這種熏茶上市後還挺暢銷,而且年年需求量有增無減,做出了品牌,就是“正山小種”。明清時代出口到歐洲也很受歡迎,而且是當時歐洲茶葉市場上很珍貴的一品茶,為當年中國朝廷的國際貿易順差做了很大的貢獻。

英國人的茶會是一種社交性的文明舉動。所以對場合、擺設、禮儀以及談話的話題都比較在意。通常人們自然而然地會談論一些眾所周知的熟悉的話題,象熱門的文藝演出、體育球賽、美食、旅遊、家庭健康、子女教育等,難得提及生意經或錢財,因為俗氣的話題與高雅的茶會不符。

茶會
英國人的茶會是一種社交性的文明舉動(圖片來源:pixabay)

最著名的下午茶會也許是英國女王開辦的茶會。與會的賓客有上萬人,會場是在白金漢宮或赫利魯德宮的庭院。應邀的主要是一些對國家或社區有貢獻的人士,比如退伍軍人、慈善人士、義務工作者。據皇家收藏基金記錄,首屆茶會是於1887年為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的黃金紀念日而開辦的。第二屆茶會是1897年為慶祝她登基的鑽石紀念日而開辦的。

神農氏勇嘗百草,發現了茶,傳給炎黃子孫,再傳播到英國,繁衍出英國的茶文化。當然不只是英國,世界各國的茶文化都可以追溯到中國。有人說,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是神傳給人的文化。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神傳的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人類的文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是不是也是神的安排呢?!

相關鏈接:

英倫的氣息–啤酒屋文化

英國畢業生工資排名 看看哪個專業含金量最高

英國5個風光秀美但不知名的海濱小鎮

責任編輯:溫玉如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Source

作者: HK i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