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的都走,無能力的怎麼辦?一班就讀英國牛津和劍橋大學的香港留學生組隊,為有志升讀英國大學但經濟困難的中五生,義務提供面試、筆試、獎學金申請等輔導,讓他們省卻動輒十多萬元的升學顧問開支。一班有心人最希望受惠學生,他日也可成為輔導員,一代幫一代,秉承香港學生的互助精神。

「無資訊,無人脈,無父母世襲,是一份無力感,這份落差會令大家規劃自己條路很不同。」劍橋大學人類社會政治學一年級生陳思言(Ethan),是計劃執委之一,也是昔日的受惠者。不是直資、不是國際學校、也不是傳統名校出身,荃灣官中畢業的他,成為該校多年來第一人走入劍橋。他很希望自身的經歷,令家校資源稍遜的學生知道仍有路可行,「可以走到牛津、劍橋咁遠。」

不是傳統名校出身的Ethan成功考入劍橋,聯同一班香港留學生,希望幫助經濟困難的香港學生升讀英國大學。周滿鏗攝

人外有人——中產夾心的無力感

今年19歲的陳思言(Ethan)去年荃灣官中畢業,升讀劍橋大學人類社會政治學,也取得本地企業提供的獎學金全額資助學費開支。開學遇上疫情,他在英國生活了一個學期後返港,今個學期留港遙距上堂。他說仍然可以飛往英國上學,但要提早入境預留隔離時間,又或提前到無疫情的地方隔離,再直接入境英國,不過單是租酒店隔離就已差不多花上近萬元,他不想浪費錢。同樣的劍橋留學生,也有人租了一個海島邊隔離邊遊玩幾個星期,花了十多萬元後,再直接入境英國上堂,過著「chill」人生活,令他明白,世界那麼大。

去M記打機、去街場打波……都是他中學生涯的回憶,但現在接觸到的留學生同學,他們中學的課餘活動卻是在蘭桂芳飲酒、周末去船P、假日去瑞典滑雪,他嘆道「人哋已經是半個鬼仔」,真正的富二代,真正堅離地的生活。他形容自己絕對不是經濟最困難、最貧困的一群,甚至稱得上是中產家庭,但去到牛津、劍橋往往變成最「藍領」的一群,家庭背景的落差嚇怕不少有能力但不富有的學生。

「我讀荃灣官中,跟聖保羅、漢基相比,升學資訊的落差,對大家規劃條路很不同。」Ethan早在中三、中四時就已有英美升學的想法,但他形容當時有股無力感,因為父母不是校友無法世襲,自己亦沒有人脈,甚至不認識任何一人讀牛津、劍橋。在完全無概念下,他曾打電話查詢升學顧問,英國和美國的升學資訊「盛惠」一小時2200元,聽聞報價後他頓時掛線。

他的中學跟很多本地學校一樣,學生只有文憑試一個出路,對於中文較差,完全看不明文言文,記不著範文,又不喜歡生物化學選修科的他而言,讀得吃力。他有興趣國際關係、政治學、社會學,但本地中學並沒有相關學科,他說:「最接近是通識科,但你知今日通識發生咩事……」

Ethan土生土長,但自小父母便以英語跟他溝通,也成了他的優勢,他於是自修美國政治、世界歷史和社會學等科目,自行報考美國學術評估測試(SAT)和大學先修考試課程(AP)獲得劍橋取錄。他計過三年學位的開支約130至140萬港元,明言如果沒有獎學金也不知如何是好,但正正很多經濟能力稍遜的學生不知道有很多獎學金可以申請,甚至涵蓋生活開支,分分鐘「仲有錢袋」。

Ethan認為無資訊、無人脈、無父母世襲,升學資訊的落差對大家規劃條路很不同。周滿鏗攝

一支莊——改變他人的命運

Ethan的經歷在很多人眼中當然是一個例外,突破學校的考試制度,開創另一條路給自己,不是人人做到,但他希望相同處境的學生同樣都有一份希望,「你不是孤獨作戰,有人同你一樣,不一定要幾千萬家產,你是看得見成功例子。」

他和一班牛津、劍橋的香港尖子加入Access Abroad Hong Kong(昇普計劃),義務幫助有志前往英國升學的低收入香港學生,應對大學面試、能力傾向筆試、申請獎學金等過程。計劃早在2017年開始籌辦,今年正式取得社團註冊,目前有6名執委,近30名幹事,部分畢業「老鬼」成為顧問,他形容大家就好像「一支莊」。

計劃會視乎申請人預計取得的成績是否有機會考入心儀大學、再按學校資源背景、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揀選有需要的學生幫助,基本上家庭收入愈低,獲計劃收取的門檻也會愈低。有需要的學生(Mentee)將獲配對同科同一間大學的香港留學生(Mentor)作為升學輔導員,由中五升中六的暑假開始,為期半年,直至每年一月收到大學取錄結果為止,除了牛津和劍橋外,今年將新增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及愛丁堡大學(Edinburgh)的升學申請。

他指出,英國不少大學由學院收生,而不是中央收生,不同學院有不同收生標準。「很多人以為一定要超級狀元、四五科五星星先可報名,但其實學院更看重申請人對科目的熱誠和認知,例如你揀政治,就要看你平時看幾多新聞,有沒有政治觸覺,如果面試表現好,DSE的成績根本不需要特別出眾,很多時DSE高分都唔代表有政治觸覺……只要達到門檻,五科五分和五科五星星都是沒有分別。」

以Access Abroad Hong Kong過去兩年協助的個案為例,2019年他們收到74人報名,收取31名有需要學生,當中22人獲面試資格,最終9人獲牛津或劍橋取錄。2020年他們收到136人報名,收取62名有需要學生,當中39人獲面試資格,最終17人獲牛津或劍橋取錄,成功比例達兩成七。

Access Abroad Hong Kong(昇普計劃)

他認為計劃提供的升學支援,與坊間升學公司提供的收費服務不遑多讓,以中環一間升學顧問公司的收費為例,約需13萬元按金,每小時收費幾千元。跟升學顧問的分別,不只是財政上的壓力,還有一份朋輩關係。他形容大家的互動有點像師兄弟的感覺,形式上也不只局限一個地方,隨時可以透過WhatsApp、Email、Skype聯絡和試練,他們更能一手掌握面試和筆試的最新資訊,畢竟他們都親自經歷過。

香港政治環境這一兩年大劇變,海外置業、升學、尋求庇護,不少人想盡辦法離開香港。Ethan坦言他們這批「00後」沒有BNO,也不是BNO家庭的仔女,無法跟隨父母遠走他鄉,「搬得過去的都有經濟能力,中產和勞動階層其實沒有搬過去的選擇,但我們希望改變這個情況,畀一條路佢哋行,特別不是傳統名校的學生,令他們知道有條路可以行、有可能行,可以走到牛津、劍橋咁遠,或者可以改變一生的命運。」

Source

作者: HK in UK